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盛夏“大比武”!广州粤剧院2025年度业务考核圆满落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6 11:13:00    

提示信息

7月24日至25日,广州粤剧院举办2025年度业务考核,剧院化身“擂台”,上演中青年演员“大比武”。

本次考核兼具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特点。演员采取“分级考核”模式,考核内容既涵盖唱、念、做、打等四功五法的基本功展示(如走圆台、腰腿功、毯子功等),亦包含不同行当代表性折子戏的竞演。

虽非正式演出,却比演出更见真章!袁崇怀在《火烧裴元庆》中的长靠武生表演和勇猛翻扑、耍锤技艺令人叹为观止;莫彦珩在《穆柯寨》与李怡萱在《擂鼓战金山》中的刀马旦表演飒爽矫健,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此外,张文桥在《拦马》中的武丑技巧轻盈流畅,李祥椿在《林冲夜奔》中的硬功与唱腔并重,余民乾在《跌雪》中的凄楚跌扑,以及黄锦凤在《活捉张三郎》中的文戏武做,均展现了演员们深厚的艺术功底。

一级演员陈振江、李伟骢、陈健超、莫燕云、肖婉婷、吴浩剑、毕海荣,凭借精湛技艺完成了《劫难父子》《猴王借扇》《回十八》《探谷》等经典折子戏,彰显艺术中坚的深厚功力与舞台风范。大批中级职称演员亦稳定发挥,扎实的功底尽显剧院“中流砥柱”的坚实力量。

除了演员考核外,演奏员的考核同样精彩纷呈。在“自选曲目”环节,姚铁韬、欧飚的粤剧锣鼓(《锦帆开》、锣鼓组合)展现了掌板技艺的精湛;李广应、陈政良、林振樑的高胡(《连环扣》《双星恨》),吴文曲、刘蓓的琵琶(《阳春白雪》《送我一支玫瑰花》)各具特色;陈松富以大提琴演绎《平湖秋月》,加之扬琴(《离骚》)、唢呐(文锣/高边锣《点绛唇》《文锣大开门》《和尚思妻》)、竹笛(《春潮》)、二胡(《江河水》)、二胡合成器(《秦风》)等多类型乐器展示,充分彰显了演奏员的个人艺术造诣与专业特长。而“抽选曲目”环节(如随机抽取曲目伴奏或打击乐段),则着重考察其对传统曲牌的精熟度、即兴伴奏的默契配合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专业素养。这种刚柔并济的考核模式,科学、精准地评估了演奏员的综合业务水准。

广州粤剧院董事长林凯彬表示,本次考核核心聚焦于演职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力与专业水准评估。旨在通过横向对比不同岗位、不同职称人员的综合表现,精准定位人才发展的坐标与路径,为剧院构建结构合理、梯队清晰的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他说:“业务考核目的是以考促练、以考促优,全方位提升团队管理效能,深度激发演职人员的艺术潜能,有力驱动艺术创作质量的跃升,为剧院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持续焕发艺术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最终为观众呈现更具艺术感染力的舞台精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考核的成功关键与突出亮点在于前期系统性的“大练兵”。为全面提升演职员业务素养,剧院特聘一批在戏曲领域造诣精深的艺术家及行业专家,进行针对性的“考前强化辅导”。其中有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著名演奏家卜灿荣、著名舞台美术设计师季乔进行理论授课,京剧表演艺术家黄齐峰教授武生技艺,昆曲表演艺术家单雯指导花旦表演技艺,昆曲表演艺术家邵峥专授小生行当技艺,粤剧表演艺术家孙业鸿资深教授丑生课程,原粤剧学校副校长曾日祥教授粤剧南派武功,以及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教师卢月玲、盛喜隆、赵丽芳等,则分别执教武旦、男子基本功与女子基本功课程。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与此同时,舞台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考核亦已于日前圆满完成。这场盛夏“大比武”,是当代粤剧人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践行“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的殷殷嘱托,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舞台熠熠生辉,让粤剧这一南国红豆更加根深叶茂、四时常青。

接下来,广州粤剧院将持续聘请戏剧界名家名师,常态化开展专项培训与深度授课,将考核的激励效应转化为长效的艺术精进机制,确保人才培育的源头活水长流不息,为粤剧艺术的薪火相传与剧院的持续繁荣筑牢根基,最终为观众呈现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舞台精品力作。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昊奇 通讯员 文瑶

相关文章

铁路部门通报演员刘某某抵开封北站被围堵拍照:未影响正常发车

铁路郑州站官方微博 9月8日发布关于演员刘某某抵达开封北站被旅客跟随拍照的情况说明,全文如下:9月6日22时许,演员刘某某乘坐北京西至商丘的G1555/8次列车到达开封北站正常下车时,在站台被30余名持有本次列车车票、正常检票进站的旅客围堵拍照,一直跟随刘某某至出站口。车站工作人员和铁路公安民警见状

2025-09-08 15:01:00

非遗传承赋新能 艾草变成“致富草”

鲁网8月18日讯 (记者 吴艳萍 李文静)如何让非遗技艺从“指尖传承”变成“富民引擎”?8月8日,临沂市四雁孵化“百千万”工程系列第四场见面会在蒙阴县召开,共同探讨蒙阴在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作为市级优秀鸿雁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艾草炮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山东康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军,

2025-08-18 16:48:00

让更多非遗人才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讲述者

【聚才论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非遗人才作为掌握并持续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或表达形式的个体,为助力文化遗产焕发光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年,各地

2025-08-10 03:41:00

盛夏“大比武”!广州粤剧院2025年度业务考核圆满落幕

提示信息7月24日至25日,广州粤剧院举办2025年度业务考核,剧院化身“擂台”,上演中青年演员“大比武”。本次考核兼具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特点。演员采取“分级考核”模式,考核内容既涵盖唱、念、做、打等四功五法的基本功展示(如走圆台、腰腿功、毯子功等),亦包含不同行当代表性折子戏的竞演。虽非正式演出,却

2025-07-26 11:13:00

Z世代艺术生携国际队友解码桐乡蓝印花布,为老手艺吸粉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珍珍 李琳 陆佳 记者 黄葆青这个暑期,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一支00后艺术生实践团队走进桐乡,在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结束之后,交出了一份如何传承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暑假作业。师生们携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邀请外国学子共同参与,在桐乡开启了一场深度融合调研、体

2025-07-25 19:13:00

TVB演员吴博君去世,曾参演过《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经典剧集

据@新浪大文娱 7月15日消息,据港媒,TVB演员吴博君离世,享年69岁。吴博君于70年代加入TVB,参演过《鹿鼎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刑事侦缉档案》等不少经典剧集。 吴博君因擅长饰演一些市井角色,形象深入民心,他在2018年证实患上“渐冻人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自从2018年患上

2025-07-15 21:48:00

庭院焕新韵 滇剧绽光彩——庭院版《借亲配》演绎经典新魅力

7月9日晚,昆明老街钱王街内的马家大院灯火通明,百余名市民与游客齐聚这座百年庭院,翘首以盼庭院版滇剧《借亲配》的精彩上演。古色古香的院落中,雕花窗棂与青石板路相映成趣,观众们或轻摇蒲扇,或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对传统戏曲的期待与热爱。经典重现:滇剧《借亲配》的百年传承滇剧,作为云南地方传统戏曲的瑰宝

2025-07-11 09:23:00

《山海经》主题裸眼3D展亮相上海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7月1日,《山海经之烛龙秘境》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这个以《山海经》神兽为主题的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将于7月15日至10月8日在中华艺术宫展出。千百年来,《山海经》描绘的神秘图景激发着无尽想象。展览聚焦《山海

2025-07-03 0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