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Z世代艺术生携国际队友解码桐乡蓝印花布,为老手艺吸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9:13:0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珍珍 李琳 陆佳 记者 黄葆青

这个暑期,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一支00后艺术生实践团队走进桐乡,在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结束之后,交出了一份如何传承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暑假作业。

师生们携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邀请外国学子共同参与,在桐乡开启了一场深度融合调研、体验、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之旅。从解码传承痛点到挖掘文化密码,从国际视角探源到创新形式推广,师生们齐心协力,为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跨越文化、连接古今的新创意。

调研先行

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数据

实践团队以专业视角切入,聚焦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展开系统性调研。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与公共艺术专业师生分工协作,深入街头巷尾、商场公园,通过问卷与走访覆盖多元群体,累计回收80份有效问卷。

团队同学访问当地市民

数据清晰勾勒出传承现状:社交媒体是公众了解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主要渠道(占比65%),服饰、家居用品类产品需求最高(分别达63.75%和60%);而“宣传推广不足”(61.25%)与“市场需求小”(53.75%)成为主要痛点。同时,蓝白主色调接受度高达 91.25%,短视频与线下展览是公众最期待的传播方式。这些结论为后续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提供了精准参考。

深入体验技艺 与手艺人共解文化基因

团队走进市井深处,沉浸式触摸桐乡老手艺的温度与智慧。在九同春糕点店,来稼祯师傅完整演示了定胜糕制作流程:筛粉、调浆、填模、蒸制、脱模,每一步都蕴含着对火候的精准把控与纹样寓意的深刻理解。他详解莲花纹、祥云纹中的吉祥民俗,分享“守正创新”之道:既坚守苏式月饼的传统手工工艺,又推出鲜花月饼等新品,让老味道对接新需求。

定胜糕制作演示

实践队员与外国学子亲手体验制作,在粉白泛红的定胜糕从模具脱出的瞬间,让外国友人也真切感受到传统手艺藏着的大智慧。

团队在九同春糕点店

在丰同裕染坊,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耀飞老师为实践团队做了系统传授,从布料挑选到捆扎折叠,从染缸调配到染色把控,中外学子在同步操作中,体会 “以布为纸、以染为墨”的东方美学,更通过访谈了解蓝印花布跨越千年的历史脉络与环保密码。

胡耀飞老师传授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多维探源

中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脉络解码

团队还与外国学子共同走访桐乡文化地标,在跨文化对话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缘缘堂内,丰子恺先生设计的建筑与充满生活哲思的漫画,让外国学子直观感受中国传统艺术“以小见大”的独特魅力;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乌镇竹编的精巧、丝绸画缋的绚丽、麦秆画的奇趣,构成千年文化的立体画卷。

团队正在听专家讲解

朱雪芬老师是浙江省的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从业20多年,多次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她向外国学子详解每件展品背后的民俗故事与技艺原理,从定胜糕承载的节庆记忆,到蓝印花布在婚丧嫁娶中的传统角色,让国际视角与本土认知碰撞交融。外国学子用镜头记录所见所闻,在提问与交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遥远的文化符号,而成为可感知的生活智慧,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埋下种子。

团队参观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创新传播 让文化记忆走向生活日常

团队跳出传统场景,以创意为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年轻人聚集的桐乡商圈,师生与外国学子化身“非遗推广官”,打造“移动展架”创新形式,手腕系蓝印花布纹样布条,随身携带融入传统元素的文创(小扇子、小布袋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行走的风景”。

团队携带的传统元素文创

宣讲中,他们串联蓝印花布从秦汉起源到南宋繁荣的历史,拆解植物染色的环保工艺,结合民俗故事展现其生活根基。这种“零距离”互动吸引市民驻足,小朋友好奇触摸文创,年轻人热议国潮创新,让蓝印花布从“博物馆记忆”变为可触可感的生活美学。

团队成员在桐乡商圈宣讲

团队的师生们表示,这次内容丰富的暑期实践印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多方合力,传承人守护技艺根脉,师生们注入创意活力,搭建文化桥梁。让传统与青春对话,本土与国际共鸣,才能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破时空界限,在当代生活中持续“潮”动,绽放永恒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盛夏“大比武”!广州粤剧院2025年度业务考核圆满落幕

提示信息7月24日至25日,广州粤剧院举办2025年度业务考核,剧院化身“擂台”,上演中青年演员“大比武”。本次考核兼具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特点。演员采取“分级考核”模式,考核内容既涵盖唱、念、做、打等四功五法的基本功展示(如走圆台、腰腿功、毯子功等),亦包含不同行当代表性折子戏的竞演。虽非正式演出,却

2025-07-26 11:13:00

Z世代艺术生携国际队友解码桐乡蓝印花布,为老手艺吸粉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珍珍 李琳 陆佳 记者 黄葆青这个暑期,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一支00后艺术生实践团队走进桐乡,在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结束之后,交出了一份如何传承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暑假作业。师生们携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邀请外国学子共同参与,在桐乡开启了一场深度融合调研、体

2025-07-25 19:13:00

绿园区林园街道成立“合园联盟”

绿园区林园街道启动“合园联心聚合力 五社联动促发展”社区治理项目,引入社会各阶层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在“合园联心聚合力 五社联动促发展”社区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辖区商家与林园街道各社区签订《商居互助协议》,实施惠民服务计划。目前,共有49家单位和组织加入绿园区林园街道合园

2025-07-24 17:56:00

深圳再添“三名工程”!蔡业峰教授中医脑病团队入驻深圳大学华南医院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华南深医近日,又一个国内顶尖名医团队落户深圳。7月20日上午,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广东省中医院蔡业峰教授中医脑病团队项目在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揭牌,并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这标志着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将进一步提升中医脑病诊疗水平,为深圳及周边居民提供高水

2025-07-20 16:53:00

助困难学子圆大学梦 2025年驻马店扶困助学活动启动

驻马店网讯(记者 刘金霞)盛夏时节,2025年高考落下帷幕,众多学子迎来金榜题名的喜悦,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面临“入学难”的困扰。为帮助他们顺利踏入大学校门,日前,2025年驻马店市扶困助学活动启动。据悉,驻马店市扶困助学工作自2016年起,整合了市总工会“金秋助学”、团市委“希望工程圆梦行

2025-07-14 15:54:00

网友强势围观!清华惊现“神秘高科技组织”,校方回应

最近,“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照片中,8名头戴监测设备的志愿者坐在新清华学堂的演出观众席。“是集体染发吗?”“这是个什么神秘高科技组织?”“这种高科技对身体有影响吗?”针对网友的猜测,6月18日,清华大学揭秘,这是国内首个真实剧场神经美学实验,通过高精度脑电设备同步捕捉观众在欣

2025-06-19 09:03:00

福建:多学科诊疗“携手破障” 点亮卵巢癌防治希望之光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8日电(记者 林玲)每周三早晨7点,福建省肿瘤医院妇外科的会议室里总会亮起温暖的灯光。妇科肿瘤诊治中心执行主任、卵巢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组长谢榕常常提前抵达会议室,整理最新的卵巢癌病例资料,等待各科室专家的到来。不一会儿,妇外科、妇科放疗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科

2025-06-18 11:07:00

金昌市招商局“店小二”党员服务团队 奋楫争先助力招商“加速度”

编者按为实现“把‘店小二’党员服务团队打造成全省立得住、叫得响的机关党建品牌”目标任务,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紧扣聚力打造“五城”使命任务,将打造金牌“店小二”党员服务团队作为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双招双引、城乡融

2025-06-08 1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