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市州观察丨喝银耳饮料、敷银耳面膜,通江银耳向高端产品转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21:30:00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近日,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等联合发布“2024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其中,通江银耳品牌价值达96.61亿元。

在2024年4月发布的“2023中国食用菌产业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通江银耳品牌价值为87.82亿元。这意味着,一年过去,通江银耳“身价”又涨了。

品牌价值增长点在哪里?产业发展后劲如何?近日,记者探访通江,寻找答案。

谋增长

扩规模、强技术、延链条

近日,诺江镇秋锦山村,种植大户余显英忙着将银耳菌种依序接种到耳棒的孔洞中。余显英说,今年自己扩大了种植规模,接种耳棒60多万斤,预计银耳干品产量可达3000多斤。

银耳是通江的一张特产名片。目前,通江银耳已发展重点乡镇20余个、专业村37个、集中连片示范基地75个,建设原生态核心种植基地4000余亩。

耳房里,通过木屑银耳的种植技术,银耳每45天一个生长周期。 谭小龙 摄

种植户进一步扩规模的底气,源于通江县今年引入企业进行订单式收购的生产模式。“对老百姓种植出的符合要求的银耳,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方式进行订单式采购。”巴中市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侯华说,预计今年通江将接种120万袋菌种,段木银耳干品产量可达60万斤,产值有望突破3.6亿元。

产量增加的动力,不光是扩大种植规模,还有改良种植技术。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劲松告诉记者,公司与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发出木屑银耳的种植技术,每袋木屑可以开出3朵银耳,45天一个周期,解决了段木银耳只能收一季的短板。

在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些纯白的银耳经过清洗、罐装、高温蒸煮等工序后,被包装成银耳羹、冻干银耳等产品。据介绍,该公司已先后推出了银耳羹、冻干银耳、银耳蜂蜜水等12种产品。

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清洗刚采摘下来的银耳,准备深加工。 谭小龙 摄

产业链不断延伸,也成为通江银耳“身价”增长的动力。围绕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三大主攻方向,通江银耳陆续开发出以银耳饮料、银耳酒、银耳面膜、银耳精华、银耳洗衣液、冻干银耳等为主的9大系列30多个产品,初步实现从初级农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转变。

谋后劲

新品种、新营销、新规划

近期,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罗定平忙着准备新品种试种的事情。

从1997年建所以来,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就在引入优质银耳菌种的基础上,进行本地品种培育试种,目前推广栽培的通江银耳菌种共有6种,新品种研发仍未松懈。

“我们在通江县涪阳镇选出2个银耳新菌株亲本,进行了长达4年的纯化、筛选、提纯、配对品比育成。”罗定平介绍,选育出的“巴山3号”“工银1号”两个银耳新菌株已在去年通过品种认定。

这两个新菌株在保持本地银耳品质的基础上具有产量高、耳片厚、胶质多、易炖化、抗逆性强等特点,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我们将在大小通江河、高中低海拔区开展试点种植,进一步做强通江银耳的种源支撑。”罗定平说。

品种更新,品牌营销也不能落后。不久前,以通江银耳为名的篮球队亮相贵州“村BA”,不仅送上了精彩的篮球赛事,还带去了通江银耳及各类衍生产品,进一步打响通江银耳的品牌知名度。

在贵州“村BA”赛场,通江银耳篮球队不仅上演精彩比赛,还带来银耳产品供观众品鉴。 杜文龙 摄

当前,通江县按照“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的发展路径,明确提出“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到2027年,将建成100个通江银耳(食用菌)适度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争创通江银耳(食用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本土新型经营主体,引进优质企业,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攻关。”通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怀舜表示,要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让通江银耳品牌价值继续增长。

相关文章

王晖20年深耕逐梦中国半导体产业 盛美上海净利5年增7倍加速迈向全球舞台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博士回国创业,王晖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逐梦者。王晖毕业于清华大学,曾赴日本、美国深造,在美国硅谷创业。2005年,他回国二次创业,成立了盛美上海(688082.SH),主攻半导体设备领域。20年过去,王晖掌舵的盛美上海跻身全球半导体设备前列,成为一家市值达540

2025-07-28 11:00:00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持续曝光各类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全社会税法观念和维护法治公平的意识明显增强。来源:人民日报

2025-07-28 10:27:00

利好来了!外资,出手!

周末,两则利好消息刷屏!7月26日,话题#全球资管巨头“抄底”中国房地产#冲上百度热搜,引发大量关注。据悉,全球资管巨头施罗德资本旗下房地产投资部门,近日与浙江企业西子国际联合发起总规模约30亿元的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聚焦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写字楼、消费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有业内人士指出,外资巨头宣布

2025-07-28 03:07:00

“左手倒右手”给退市边缘公司“续命”:沈雯拟5.46亿将紫江新材装入*ST威尔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在退市边缘徘徊的*ST威尔(002058)终于亮出“保壳大招”。7月25日晚间,公司与控股股东沈雯旗下的紫江企业(600210)同步公告:*ST威尔拟拿出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企业、宁德新能源、长江晨道等29名股东所持紫江新材51%股权,借此切入锂电池铝塑膜赛道。值

2025-07-27 15:44:00

圣达生物收盘上涨1.01%,滚动市盈率71.58倍,总市值33.87亿元

7月24日,圣达生物今日收盘17.92元,上涨1.01%,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71.58倍,总市值33.87亿元。从行业市盈率排名来看,公司所处的化学制品行业市盈率平均50.65倍,行业中值43.59倍,圣达生物排名第131位。股东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

2025-07-24 19:05:00

云南咖啡加快“走出去”步伐

新华社昆明7月24日电(记者王贤思)眼下虽非咖啡豆主产季,但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军马山咖啡庄园依然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将经严格质检的咖啡粉、冻干咖啡、挂耳咖啡等制品装车,发往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云南省是中国的咖啡主产区。近年来,云南咖啡产业在品质提升、政策支持和国际化拓展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不断巩固本土市

2025-07-24 18:26:00

宣汉再次入围全国百强!省内位次实现攀升

【来源:宣汉发布】7月23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举行会上,赛迪顾问发布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四川省宣汉县再次入围全国百强县位列榜单第87位在四川省7个入围县中排名攀升至第3名这也是宣汉县连续3年入围全国百强县据了解,2021年宣汉县正式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国百强县培育县”,2023年7月首

2025-07-23 17:09:00

创纪录认购!亚投行最新熊猫债发行

近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成功重返中国债券市场,首次发行2年期熊猫债,募集2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1.64%。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 实现3.2倍超额认购 记者了解到,本次发行共获得64亿元人民币的认购订单,实现3.2倍超额认购,创下亚投行熊猫债发行历史最高纪录。最终定价较国开行同

2025-07-22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