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强地灾预警处置,守护人民群众安全!贵州今年已及时转移群众2万余户6.8万人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8 15:25:00    

“丁零零、丁零零……”6月7日一大早,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今晚预计有强降雨,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要抓紧提前撤离风险隐患点的群众。”

……

指挥部电子大屏上,来自各地的各类预警消息不停跳动,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对全省地灾预警工作实时精准调度。

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大屏。

指挥部值班专家张楠介绍,“根据省气象局最新气象风险预报,6月我省共有5轮强降雨过程。端午前后是第一轮,6月7日午后至8日将迎来第二轮强降雨过程,因此要做足工作准备。”

当天10时,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正式启动今年第4次地质灾害Ⅳ级预警响应,各项工作紧张有序推进。

“自5月下旬以来,我省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部分降雨落区与前期降雨重叠,土壤含水量已达饱和,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较大。”值班工作人员说。

值班人员不断接听工作电话。

面对今年我省强降雨天气“来得早、来得猛”的形势,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持续推进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统一领导和基层自治防治指挥体系,努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自然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高玉平接受采访。

省自然资源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高玉平介绍,严格落实“三个紧急撤离”要求,今年我省已累计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到安全地带或应急避险场所共2万余户、6.8万余人(次)。

近日,毕节市金沙县安洛乡大贤村一地出现山体开裂,当地乡人民政府立即行动,忙碌了一晚上,紧急避险安置35户108人,疏散安置群众通过投靠亲友得到妥善安置;

5月底,黔东南州遭遇强度较大的一轮强降雨侵袭。丹寨县南皋乡党委、政府立即与当地村干部一起,在当天对该村受地灾隐患威胁的群众15户27人全部进行避险转移。后续,该隐患点发生了局部滑坡,造成一户村民家3间房屋损毁。因避险转移及时,这户受灾群众家里2人成功避险,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起起成功转移群众的背后,离不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民参与”,以及“人防+技防”体系建设的功劳。

紧急转移受地灾威胁的群众。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

在人防方面,有关部门汛前选派38家防治资质单位412名技术人员,组成88支技术保障组,分别驻守全省各县(市、区),参与基层隐患排查、巡查和临灾处置等工作,将持续至汛期结束。同时,落实2万余名群测群防人员和风险斜坡巡查人员,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制度,开展排查93.17万处(次),打通隐患防范措施“最后一公里”。

高玉平介绍,经过排查,今年新增隐患点130处,目前全部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技防不断强化,作为全国最早探索建设地灾隐患自动化监测点的省份之一,我省共建成自动化监测点10445处,通过指挥平台实时监测,已发出红色预警131条、橙色预警349条、黄色预警2760条。

按照红色预警2小时、橙色预警4小时、黄色预警12小时的规定,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层层落实省、市、县三级跟踪责任,及时处置险情,今年累计成功避让地质灾害7起,避免人员伤亡68人,避免经济损失202.5万元,有效处置险情13起。

自动化监测点设备检查。

地质灾害防治“防在平时”。高玉平表示,按轻重缓急,目前已针对126处极高风险隐患点的0.35万户1.38万人进行了避险搬迁,下一步将对全省极高风险隐患点进行动态管理,同步推动永久性搬迁安置,让受地灾威胁的群众真正告别“忧居”,迈向“宜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编辑 张警

二审 谢巍娥

三审 干江东

相关文章

深耕改革创新 扩大开放合作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我省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上持续发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近日,六安开发区一家企业迎来一批特殊“客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

2025-09-08 00:09:00

停热超24小时退费、72小时双倍退!山西供热征求意见!

近日,山西省司法厅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山西省供热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意见。作为关系群众“冷暖”的重要民生立法,《条例(草案)》共六章五十六条,覆盖总则、规划建设、供热用热、设施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六大板块,从制度层面构建起“全链条监管、全主体覆盖、全流程规范”的供热管

2025-09-06 12:21:00

陈巴尔虎文旅广局以舞动北疆大赛契机 推动文旅融合与北疆文化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歌游内蒙古”品牌建设要求,陈巴尔虎旗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动作为,深度参与并助力“舞动北疆”全区第七届广场舞大赛成功举办,以文化活动为纽带,串联赛事、非遗与旅游,为北疆文化传播及当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一、聚力赛事保障

2025-09-05 09:45:00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四治融合”破局 基层治理焕新

近年来,穰东镇以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锚定“自治、法治、德治、数治”融合路径,把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通过机制创新、载体搭建、科技赋能,破解基层治理痛点难点,让乡村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效能,为镇域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自治为基,激发内生动力“以前村里办事,大家总觉得是‘干部的事’,现在通过‘

2025-09-02 11:47:00

开创多元协同治理格局 促进人工智能安全有序发展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国务院近日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六大重点行动和八项基础支撑促进技术与应用“双向赋能”。《意见》推动AI深度融入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积极规划

2025-08-29 09:43:00

跟风炒作ST股无异于“火中取栗”

近日,A股交投活跃度提升,在炒作资金推动下,一些ST(风险警示)股吸引一批又一批投资者跟风买入,其中甚至包含一些已经锁定退市的股票。ST股本身是一些内控存在问题或者基本面恶化的公司,如连续亏损、经营困难、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等,尤其是被实施*ST(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可能已经“病入膏肓”,投资价值存疑,

2025-08-29 07:47:00

阜阳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连续5个月领跑全省

记者从阜阳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以来,随着各项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落地显效,我市消费市场延续平稳发展态势。1—7月,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4个和5.5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一。    基础消费韧性显著,升级需求有效释放。1—7月,全市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

2025-08-28 14:42:00

光明区水务局地面塌陷防治经验获全市推广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芳 通讯员 龚秋丽近日,市水务局调研组赴光明区调研地面塌陷防治及供排水设施“联链共管”工作,充分肯定光明区的成效与创新做法,并在全市推广其经验。一方面,光明区水务局坚持把“建章立制、规则规范”作为地陷防治的“总牵引”。持续开展供排水设施建设全流程“联链共管”,从市政工程规

2025-08-28 1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