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片区乡村游”,如何有“看头”更有“赚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9:18:00    

“五一”假期,乡村成为人们奔赴的“诗与远方”。

在青岛,“片区乡村游·提振消费季”系列活动推出,赏花、采摘、研学、亲子游,让游客发现乡村新的“看头”;可玩、可学、可沉浸的“新农潮”,也让乡村有了新“赚头”。

即墨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片区,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

据统计,在假期中,青岛10个市级乡村振兴片区共计接待游客58.05万人次,带动乡村民宿、休闲农业、农产品销售等实现营收5796万余元。

青岛乡村振兴片区“五一”假期的乡村旅游热潮,有效拉动了农村消费升级,成为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的生动实践,为广袤的市郊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丰富多样的乡村资源,满足了假日里人们对“诗意栖居”的渴望。行走在乡间的人潮中,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一、植根乡土引力,“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之所以走进乡村,是因为我们与土地有着天然的情感连接。

“乡村能让我真正放松下来,有种回家的感觉”;

“来到田间地头,看村里人眼中的风景,吃当地的美食,像村民那样起居作息,是一大乐事”;

……

一村一风景,一庄一特色,各具情态的民居,口味不同的菜肴,让到此一游的人们感受到特别的新鲜。

实践证明,“农业、农村、农民”所蕴含的浓郁乡土气息,才是乡村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片区,無比方花院内各色的杜鹃花吸引游客打卡

“乡村处处有景,不必刻意造景”。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片区,传承“甩浆拉毛”等传统工艺,“修旧如旧”式保留胶东传统村落风貌,留住百年国槐、百年老屋……在岁月的雕琢下,乡村自然形成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意景观。

“山里樱桃”乡味、“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旅游”乡游、“田园旅居”乡宿、“山里课研”乡学、“农夫山集”乡市等特色活动,依托杨家山里最原生态的风景物产、乡风乡俗,形成“杨家山里·原山原水”农文旅品牌,受到游客青睐。“五一”假期期间,片区接待游客超过11万人,旅游总收入突破1500万元。

崂山流清湾乡村振兴片区,“五一”期间民宿基本实现100%预订

要“像村民一样生活”,也要让村民广泛参与。

乡村旅游不是城市游的“低配版”,理想的乡村游是要“像村民一样生活”。这不仅要保留乡村风景,更要有村民的广泛参与。

村民当上“民宿管家”,玩起“村”字头的文化体育活动;“农二代”“村二代”返乡创业,开起“村咖”、田间陶艺工作室、地头上的烘焙体验工坊……在崂山流清湾乡村振兴片区,五一期间片区民宿基本实现100%预定,部分精品民宿连续多日满房,单日最高接待入住游客超5000人次。

住上由村民旧房改造的民宿,品尝村民亲手制作的宴席,逛一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大集,同村民一道参与农事活动……“新农人”“新农俗”总会带给你惊喜,让你即使远道而来,亦能宾至如归。

二、搭建文化磁场,“且以诗意共远方”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游的魅力,不仅在迥然不同的风景里,更隐藏在各有其趣的民俗人文中。

文化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资源,乡村旅游的魅力也源于乡村文化的厚度。

老房子、老物件、农家菜……历史悠久的村落总是承载着浓郁的乡土记忆。在青岛平度崔家集向阳红乡村振兴片区的智慧农业大棚里,红彤彤的小西红柿一口“爆汁”,农耕的辛劳汇成这一口清甜。

莱西水集街道产芝湖乡村振兴片区,面塑馆里彩虎昂首惹人喜爱

走进莱西水集街道产芝湖乡村振兴片区的产芝新村,村口的“产芝老家”纪念馆内,陈列着传统农具、生活老物件、历史照片等展品,还原胶东乡村的生产生活场景;纪念馆外,“乡村记忆墙”上张贴着村民捐赠的老照片,记录乡村的时代变迁;非遗工坊的胶东花饽饽、农家乐的“淡水全鱼宴”,唤醒舌尖上的乡村记忆……

乡村文化各有情态、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挖掘特色,形成强烈的“乡村文化磁场”。

散落于乡间的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都是宝贵且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引起游客共鸣并愿意一次次走进乡村的重要因素。

在胶州艾山乡村振兴片区,游客通过非遗研学课程了解艾草文化和非遗技艺

青岛胶州艾山乡村振兴片区,依托非遗手造和青岛艾山天文台全国流星监测网,营造了一个独特的“艾草非遗+探秘星空的文化磁场”。

“五一”假期,在胶州市兴郭村的有艾工坊内,游客亲手制作艾草香囊、体验古法艾绒捶打,通过非遗研学课程了解艾草文化和非遗技艺。而在不远的东王家庄流星博物馆内,球粒陨石、铁质陨石等各种来自宇宙的“精灵”沉睡其中,多台偏光显微镜让人一览五彩斑斓的陨石微观世界。

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画美达尼乡村振兴片区,农民“拾起锄头能种地,拿起画笔能作画”。十里油画长廊,让游客看到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艺术乡村。

“寻诗不必远方”,乡村就是“艺术的大地”。

三、 绘制价值星系,“一程山水多重体验”

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兴起,乡村要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面对各式各样的需求。举个例子,以前乡村提供民宿,安全卫生即可。可现在,游客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有的想做手工艺,有的想办读书会,有的想去体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生活,还有的想听房东讲本地故事。

只有不断丰富乡村体验的场景,培育乡村特色产业生态,实现“各美其美”,并以多元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方能将乡村游的“流量”转化为乡村发展的“能量”。

平度向阳红乡村振兴片区,打造西红柿特色产业

描绘不同色调的“乡土”。

崂山区流清湾乡村振兴片区,山海相连,“只此青绿”;平度市印象大泽乡村振兴片区,紫红的葡萄挂满枝头;利用生态优势发展“高效农业+文旅”的城阳区东毛西毛乡村振兴片区,主打生态发展的“绿”;以凯盛浩丰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发展数字农业的莱西市七星河乡村振兴片区则主打智慧乡村的“蓝”……

青岛深入挖掘乡村特色,为每一个乡村量身定制专属“色彩”。通过充分探寻各个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打造差异化的乡村品牌,从而赢得了源源不断的客源和蒸蒸日上的口碑。

西海岸新区画美达尼乡村振兴片区,“五一”假期正值蓝莓成熟,小朋友在蓝莓采摘园摘蓝莓

“繁星”熠熠,连点成片。

杨家山里的村民说,“这里以前是8个村庄,各过各的”。如今,通过对8个山村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集旅游、观光、康养、研学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载体。

过去,乡村旅游大多局限于一个个村落,彼此孤立、各自为战。如今,青岛打破了这种分散的格局,将一个个村庄串联起来,组团协调发展,形成了规模可观的乡村片区和独具特色的旅游带。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选择集中连片、人文相近、产业相融的多个村庄,进行连片打造,实现乡村‘抱团’发展”。

与此同时,青岛统筹“钱、地、人”等各类要素,集聚于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多方面,走出了一条充满“乡土味”“青岛韵”“齐鲁风”的乡村振兴之路。

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片区,统筹资源打造了“杨家山里·原山原水”品牌

青岛乡村旅游也已经从农家乐、采摘园等单一业态,转向多业态全产业链经营,开展创意设计、资源开发、餐饮住宿、文创商品、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运营,有“看点”有“卖点”。

在这个人人心中都萦绕着“乡愁”情结的年代,乡村还有很多好故事可以讲,很多好景色可以赏,很多好文化可以感……

“存乡忆、记乡愁、兴乡村”。期待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能承载人们的情感,塑造乡村的未来。

作者:周亚娆 冯志

来源|青岛宣传

相关文章

奥乌苏终结球荒+陶强龙锁定胜局 浙江绿城双杀青岛西海岸

9月13日晚,中超第24轮迎来焦点战,浙江绿城客场对阵青岛西海岸。最终,凭借奥乌苏的关键进球和陶强龙的终场破门,球队2-0取胜,本赛季双杀对手的同时,收获宝贵客场三分。赛前,两队均有多名U22国脚刚结束亚预赛征程。此役浙江绿城的王钰栋、刘浩帆,青岛西海岸的李昊、徐彬、杨希均首发出战,并延续了亚预赛的

2025-09-14 12:19:00

陈巴尔虎文旅广局以舞动北疆大赛契机 推动文旅融合与北疆文化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歌游内蒙古”品牌建设要求,陈巴尔虎旗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动作为,深度参与并助力“舞动北疆”全区第七届广场舞大赛成功举办,以文化活动为纽带,串联赛事、非遗与旅游,为北疆文化传播及当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一、聚力赛事保障

2025-09-05 09:45:00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四治融合”破局 基层治理焕新

近年来,穰东镇以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锚定“自治、法治、德治、数治”融合路径,把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通过机制创新、载体搭建、科技赋能,破解基层治理痛点难点,让乡村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效能,为镇域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自治为基,激发内生动力“以前村里办事,大家总觉得是‘干部的事’,现在通过‘

2025-09-02 11:47:00

七夕不只有浪漫,沪浙姐妹携手共富“有一套”!

8月29日,“‘她’力量‘新’邻聚”田园五镇女性人才与“新”面对面暨“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在沪郊廊下镇举行,活动汇聚上海金山廊下、吕巷、张堰、浙江平湖广陈、新仓等地田园五镇的优秀女性代表、女企业家、女农人及“三新”(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领域女性人才。大家齐聚一堂,通过仪式展示、项目发布、交

2025-08-29 17:54:00

雾锁巫岗映田园 诗画乡村展新颜

夏末清晨里的巫岗村舒展成了一幅诗意画卷。薄纱般的晨雾轻柔笼罩,村庄屋舍错落有致,白墙黛瓦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远处山峦起伏,近处水系蜿蜒。绿意盎然的田野整齐铺展,禾苗茁壮、生机勃勃,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轨迹。雾散云开,阳光为大地镀上金边,也照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图景。

2025-08-29 10:08:00

王少元:为“花棵河世界”代言 | 阅读日·作家专访

山东作家王少元长篇小说《花棵河》近日由济南出版社出版。作为第三批海右文学精品工程扶持计划的重点作品,这部倾注了作者对生命、生存与乡村意志的深刻思考的作品,为现代乡土文学创作增添了新的色彩。小说将空间设定在圣城曲阜的一个小村落——花棵河,通过主人公王子柱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现了乡村人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坚韧

2025-08-28 15:44:00

罗山县东铺镇:特色产业硕果累累 乡村振兴活水奔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末时节的东铺,瓜果飘香,生机勃勃。漫步在田间地头,一个个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展现出蓬勃生机,既鼓了群众的钱袋子,又为乡村振兴引来源头活水。梦里水乡:水产养殖开启致富路。靠近312国道和337省道的吴老湾村,作为东铺镇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村,赋予其梦里水乡的诗情画意源于较多

2025-08-27 09:18:00

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峡山开幕

鲁网8月26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5日上午,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开幕。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大成郑玄文化中心主办,是全国经学研究领域的一场盛会,更是潍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潍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8

2025-08-26 14: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