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晖20年深耕逐梦中国半导体产业 盛美上海净利5年增7倍加速迈向全球舞台
2025-07-28 11:00: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11:00: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博士回国创业,王晖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逐梦者。
王晖毕业于清华大学,曾赴日本、美国深造,在美国硅谷创业。2005年,他回国二次创业,成立了盛美上海(688082.SH),主攻半导体设备领域。
20年过去,王晖掌舵的盛美上海跻身全球半导体设备前列,成为一家市值达540亿元的龙头企业。
盛美上海实现了飞跃式成长。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11.53亿元,较2019年增长超7倍。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以2倍的速度增长。
王晖及盛美上海有何成功秘笈?王晖推动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差异化抵御竞争。盛美上海每年都将15%左右的营业收入投入研发。
盛美上海正在筹划定增,拟募资44.82亿元,这些资金,主要拟用于研发迭代。
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王晖以72亿元财富上榜。
半导体行业飞速前进,王晖及盛美上海还有野心,那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应该站上国际大舞台。
海外求学拆解技术密码
王晖是海外求学的技术派,响应号召回国创业。
公开信息显示,王晖1961年出生于贵阳,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1984年,他得到一个去日本留学的机会,于东京大学就读精密工学科工业机器人专业。
王晖到了东京大学才发现,原先安排给他们的那位教授年事已高,即将面临退休,这名老教授将王晖推荐给大阪大学。在大阪大学,他选择的是半导体精密加工和半导体设备方向,进行半导体设备方向研究。
拿到博士学位后,王晖远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求学,完成了电机系的博士后研究。此后,王晖加入美国新泽西的一家公司,并拿到了NASA等机构的2个项目。
1993年,王晖进入Quester Technology公司。在这里,他从一名工艺工程师成长为研发部经理,拿到了6项专利。
1998年,IBM将铜金属材料的微处理器推出亮相。王晖认为,这种处理器可以应用到超薄晶层的多阳极局部电镀铜技术上。他觉得这是创业风口。
就在这一年,ACM Research在美国硅谷诞生,这就是盛美半导体公司。王晖打算在这里实践自己的想法,他组建了一个团队,拉到了一笔天使投资。不过,王晖虽然掌握了技术,但没有市场。
后来,王晖研究与电镀反向的电抛光,很快就因此和英特尔及LSI Logic等公司达成合作,但最终也因为市场化而作罢。
这让他深刻意识到,半导体设备的成功,既要突破单点技术,更要嵌入产业生态。
2005年,王晖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一次偶然机会,他收到了上海邀请,希望他回国发展,并承诺给予政策等方面支持。通过接触,王晖了解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于是,他响应上海引进高端人才的号召,带着技术积累回国二次创业,将盛美半导体落户上海。
国内深耕构建差异化壁垒
回国二次创业,王晖将学成的技术进行本土化实践,以填补市场空白。
当时,国内半导体产业还较薄弱。王晖精准判断国产半导体设备的短板——单片清洗设备完全依赖进口。他带领团队攻坚这一“卡脖子”领域,历时三年研发的全球首创 SAPS单片兆声波清洗技术,凭借差异化设计打破国外垄断,2008年成功进入海力士供应链,成为首个打入国际一线晶圆厂的国产清洗设备,2011年,盛美上海获得了海力士订单。
王晖的这一步,不仅实现技术突围,更验证了“从产业痛点出发”的研发逻辑。
半导体行业更新迭代速度快,只有依靠技术才能抵御市场竞争。王晖始终坚持推进 “技术迭代”抵御行业竞争战略。
2015年,王晖推出第二代兆声波清洗技术TEBO,2018年研发高温硫酸清洗技术 Tahoe,逐步构建起覆盖80%以上清洗工艺的产品矩阵。
在官网中,盛美上海表示,公司坚持差异化竞争和创新发展战略,通过自主研发的单片兆声波清洗技术、单片槽式组合清洗技术、电镀技术、无应力抛光技术和立式炉管技术等,向全球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及其他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设备及工艺解决方案,有效提升客户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良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盛美上海在财报中表示,盛美上海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线,已发展成为中国大陆少数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专用设备提供商之一。
王晖坚持自主研发创新,通过1520项发明专利、468项授权专利构筑了护城河,使盛美上海成为国内清洗设备市场占有率达23%的龙头企业。在全球市场,公司清洗设备市占率也达到6.6%,位居第五位。
王晖走出了一条“技术突破 、市场验证 、资本赋能”的闭环之路。
2017年,盛美上海登陆纳斯达克打开国际资本通道,2021年科创板上市,成为半导体设备领域A股+美股两地上市企业。
七大产品线的产业野心
差异化、技术迭代抵御竞争策略,王晖带领盛美上海实现了高速发展。
从经营业绩角度看,2017年,盛美上海的营业收入为2.54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1086万元。当年底,公司总资产3.21亿元。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也增长至1.97亿元。到了2024年,其营业收入增长至56.18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11.53亿元。
近五年,盛美上海的营业收入增长6.42倍,归母净利润增长7.54倍。
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增长207.21%,同期营业收入也以超过40%的速度增长。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盛美上海的总资产达到126.38亿元。
盛美上海的客户名单在不断延长,已经覆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海力士等全球头部厂商,产品渗透至韩国、美国等成熟市场。
截至7月25日,盛美上海的市值达540亿元,王晖一家持股市值约为236亿元。
放眼未来,王晖是有期待的。王晖曾表示,盛美上海始终坚持“技术差异化”和“产品平台化”战略。
盛美上海曾披露,公司布局了七大板块产品,分别是清洗设备、电镀设备、先进封装湿法设备、立式炉管设备、涂胶显影设备、PECVD设备和面板级封装设备,可覆盖市场约200亿美元。
七大产品线,彰显了王晖及盛美上海这家平台的野心。
王晖深知,“客户全球化、服务全球客户”不是口号,而是要让自主研发的PECVD、涂胶显影等设备走出去,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
盛美上海曾表示,面板级封装是AI芯片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已经率先推出了面板级水平式电镀、负压清洗、边缘刻蚀设备,期待这三款设备将共同推动具有高精度特性的大型面板先进封装行业进步以及扇出型面板级封装技术市场发展。
目前,盛美上海正在推进定增,拟募资44.82亿元用于研发及工艺迭代等,助力公司设备更新。
从出国求学、硅谷试水创业,到归国深耕,王晖成了一名中国半导体产业逐梦者,也折射出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的突围路径。如今,盛美上海正从清洗设备龙头向综合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转型。王晖的目标是,让中国半导体设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
2025-07-28 11:00:00
2025-07-28 10:27:00
2025-07-28 03:07:00
2025-07-27 15:44:00
2025-07-26 10:07:00
2025-07-24 22:38:00
2025-07-24 19:05:00
2025-07-24 1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