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6:46:00    

来源:经济日报

文化主体性是指特定国家和民族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和独立创造,是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既是一种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也是一种实践力量和发展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源泉,为文化自信提供思想、精神和实践依托。结合文化主体性,才能科学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

由文化主体性生成的自觉意识,为文化自信提供思想依托

文化自信与文化认知密切相关,基于文化认知才能生成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意味着清醒认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文化自信的作用和底气,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思想上、认识上的依托。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引领力、塑造力和辐射力一定意义上决定国家竞争力、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文化兴则国家兴、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民族强。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明,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同时,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具有重要地位,涵盖和辐射各领域、各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和文化支撑。认清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明晰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文化发展自觉意识的体现,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逻辑起点。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创造或拥有的文化所具有的信心和信念,是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对于国家、民族的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是对文化自信特点和作用的诠释,阐明了文化自信的独特地位。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深刻影响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其提供强有力支撑。认清文化自信的特点和作用,既是文化发展自觉意识的表达,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认知基础。

中华民族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西传之后,产生了文化增殖效应。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厚实的文明基础。没有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就难有中国特色可言。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华文明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历史支撑。同时,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现实的文化支撑。认清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能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认清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坚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底气。

基于文化主体性而生成的自觉意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认知、文化观念,是文化自信生成的认识和思想基础。文化自信的生成要从文化发展自觉意识的培育开始,具有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才能生成文化自信。

由文化主体性生成的独特价值,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依托

文化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主权国家来说,文化发展的主导权、主动权应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由他者来操控或摆布,这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在需要。文化主体性就是文化发展的自主性,自主确立文化发展目标、文化发展取向,自主选择文化发展道路。文化主体具备文化发展的自主立场,才能摆脱依附状态,实现文化发展上的独立自主和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文化发展目标既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自主确立文化发展目标是文化主体性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实现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发展。我们党依据文化发展规律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彰显了文化发展的先导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里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涵,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标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关系文化发展的成效,甚至决定文化发展的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适应文化强国建设需求的文化,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在文化发展问题上的体现。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民族的,是指文化的民族内容、民族形式、民族风格,赋予社会主义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科学的,是指科学的理论指导,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确保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反映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实现主观与客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大众的,是指从大众接受能力、审美情趣、欣赏习惯出发确立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使社会主义文化易于为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蕴含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自主确立文化发展取向是文化主体性的体现,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支撑。

文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发展自主性的核心在于自主选择文化发展道路。每个国家、民族由于历史积淀、文化传统、现实国情不同,文化发展道路应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而要从国情出发进行独立探索。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这决定文化发展的兴衰成败。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言,“两个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也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建设、文化创造的主体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充分调动人民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总结提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消费者和评价者,文化产品能否适应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发展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人民最有发言权,人民的评价将进一步促进文化发展。文化主体性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立场,但并不排斥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应有的气度和胸怀。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立场,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如果对外来文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采取排斥态度,简单否定或拒之门外,就会走向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导致自我封闭,与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脱节,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自主确立文化发展目标和取向,自主选择文化发展道路,才能摆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学徒状态,避免滋生崇洋媚外之风,这是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条件。

由文化主体性生成的发展创造,为文化自信提供实践依托

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创造基础之上的。没有文化创造,难以生成文化自信。文化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不是简单地传承、借鉴已有文明成果,而是在传承、借鉴的基础上,经过文化创造、“化学反应”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文化主体性强调文化发展的创造性,就是在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的基础上实现独立创造,通过独立创造实现文化发展和超越,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文化自信奠定实践基础。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创造的前提条件,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创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必然带来文化发展的独立创造,文化的独立创造是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的逻辑结果,这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实践基础。没有文化创造,不仅无法超越自身,更无法超越他者,也就难有文化自信可言。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过程,既是文化创造的过程,也是建构文化主体性的过程,文化主体性随着文化建设成就的取得而日渐巩固。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立在文化创造基础之上的,没有文化创造,文化发展就会止步不前甚至倒退,难以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和文化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文化实力、文化领导权和话语权的竞争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掌握文化领导权和话语权,能为文化自信提供更为有力的实践支撑。

文化的独立创造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国际担当、世界情怀的政党,在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同时,担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责任和使命。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调发展、和平发展的文明形态,是特殊性与普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文明形态,也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可以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出的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发展水平,能为文化自信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支撑。

总之,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强化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独立创造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内在要求,也是生成文化自信和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方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金龙 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文章

嵩明“轻嵩五一 健康生活”系列活动启动

4月30日,由中共嵩明县委、嵩明县人民政府、昆明市总工会主办的嵩明县2025年“轻嵩五一 健康生活”系列活动在兰茂广场启动,并发布“轻嵩五一”“健康生活”活动内容。活动在“健康嵩明”展演的欢快氛围中热力开场,来自县医院、县中医医院、五条沟村精心准备的节目轮番登场,瞬间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一时间,音乐伴

2025-05-01 07:23:00

“五一”可预约参观!国内首个威士忌旅游体验中心在邛崃开园

捏一下球形气囊,世界各地不同风味的威士忌,从喇叭状的出口扑面而来……4月29日,国内首个以威士忌为主题的创新融合酒旅+文旅的综合性园区——崃州蒸馏厂体验中心在成都邛崃正式开园。作为超大型的威士忌文化体验中心,该项目占地约15万平方米,围绕“探、知、造、游、居、宴”六大体验模块,构建生产工艺、生活方式

2025-04-30 09:39:00

广州天河:打造税媒合作新模式,赋能文创产业多元蝶变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通讯员 范科丽图/通讯员提供4月29日,“广州市税媒文化创意融合示范基地”启动仪式暨“税润湾区新文创 合规经营赢未来”税收政策宣讲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办。活动由广州市税务局指导,天河区税务局主办,天河区委宣传部和天河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协办,旨在围绕第34个全国税收宣

2025-04-29 23:00:00

紫云开展第一届“印山杯”千人现场硬笔书法大赛活动

4月26日,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第一届“印山杯”千人硬笔书法大赛在该县印山广场举行。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甘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汪灵出席活动并讲话。来自全县各校师生、干部群众、退休职工等千余名书法爱好者同场竞技,以笔墨书写时代精神,共赴一场文化盛宴。比赛现场,小选手们坐姿端正、握笔稳健,一笔一画认真勾

2025-04-29 01:25:00

"礼酝华章 遇鉴和美” 五粮液冠名总台《礼仪中国》开机启动仪式暨新品发布会正式启幕

【礼启华章】以礼载道,央媒名酒共启文化新章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粮液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4月28日联合举办大型文化节目《礼仪中国》开机启动仪式暨五粮液新品发布会。活动期间,五粮液部分新品将同步登陆总台“央央好物”电商平台及五粮液官方旗舰店,开启线上首发,打造“品

2025-04-28 14:41:00

湖北将重点打造一流的景区、线路、城市三类品牌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晶、王理略、通讯员鄂文旅)4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克克表示,将重点塑造精品旅游景区、塑造精品旅游线路、精品旅游城市三类品牌。一流的品牌是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支撑。克克说,塑造精品

2025-04-27 17:55:00

梁溪区黄巷街道:广石家园文化融合活动赋能残障人士精神共富

【来源:无锡市残疾人联合会_基层动态】春意盎然之际,梁溪区黄巷街道广石家园社区残疾人之家以"蕙质兰心"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场传统文化与自然美学交融的文化融合活动,通过四大沉浸式体验环节,让30余名残障居民在诗书雅韵与兰花清芬中感受文化魅力、提升生活技能,更搭建起温暖互助的交流平台。书卷寻古:兰亭雅集

2025-04-25 23:08:00

西安高新区第十九届“西安读书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首个社区夜读示范点揭牌

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4月22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西安高新区第十九届“西安读书月”系列活动在高新区城市书房鸿基新城店正式启动,旨在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做好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氛围,助力高新区“书香之城”建设。西安高新区宣传文旅局、鱼化寨街道、绿城服务陕西公司

2025-04-23 1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