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道动起来|手狮舞起,热浪退散,快来get你的专属避暑指南!
2025-07-03 21:36: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8:06:00
闽南网7月3日讯(闽南网记者 肖晓锦 黄紫燕 洪泓塬 文/图/视频)为进一步赋能“梦幻滨海 活力绽放”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三届文创伴手礼创新设计大赛,7月2日,黎明职业大学“台商投资区文创设计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泉州台商投资区,前往接官亭、龙苍村、浮石隐地等景点开展采风活动,挖掘设计灵感,为大赛注入新的创意活力。
实践队首站来到接官亭。接官亭坐落于白奇古渡,这座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古石亭,是当年百崎郭氏回族肇基祖郭仲远接待郑和的凉亭,因此称为接官亭。站在亭子里,实践队成员触摸着斑驳的石柱,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百年前船只靠岸的喧嚣、马蹄声与海浪声交织的热闹。
如今,接官亭静静矗立,俯瞰着江水泱泱的后渚港,其古朴的建筑风格、独特的历史渊源,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台商区在海丝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纷纷拍照记录,思索着如何将这段故事融入文创作品。实践队还前往百崎乡回族史馆,深入了解百崎乡镇村貌、人文特色、历史沿革与生活变迁,进一步探寻文化脉络。
随后,实践队来到龙苍村。龙苍村素有“十户八九侨”之称,一代代华侨的故土情怀,都藏在龙苍村“番客楼”的一砖一瓦里,加上具有闽南红特色的古大厝,这些集南洋特色和闽南传统于一体的建筑,形成独特的龙苍风光,成为承载乡愁的特别存在。漫步古街巷,师生们不禁被其独特的建筑美学和背后的华侨奋斗史所打动。
“龙苍村的特色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黎明职业大学文化传播学院23级动漫制作技术4班学生刘露露表示,她计划以滴水兽为原型设计IP,并衍生出发饰、头饰等一系列文创作品。
浮石隐地则为实践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滨海风情体验。浮石隐地以浮山渔民文化为魂,将废弃渔市重塑为艺术营地,斑驳船坞重构成故事民宿,让白发渔民化身为文化讲述者。大海壮阔、礁石嶙峋、渔船点点的美景,以及融入各区域的文化元素,为文创设计提供了丰富素材,让采风团师生们灵感迸发。
“我觉得本次采风精准捕捉了台商区的海丝文化、华侨文化、生态人文特色。”黎明职业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文创专业教师陈冷冷表示,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将台商区的元素转化为可感知、可拆解、可转化的设计资源。陈冷冷进一步介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泉州高校在文化传承中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黎明职业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专业群设置紧密对接泉州市文创产业,学院融媒体广告技术专业群是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致力于海丝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此次泉州台商投资区文创设计行,希望为泉州文旅略尽绵薄之力。
此次采风活动,黎明职业大学的师生们进一步体验了台商区千年海丝文化底蕴与现代滨海风情的交织碰撞。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采风活动,黎明职业大学要求学生提前制定调研提纲,认真研学各采风点的文化元素,利用拍摄、手绘、视频等方法收集相关文化元素素材,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并要求学生在采风结束后,提交相关材料及内涵分析,作为文创设计基础参考,积极参与到台商区文创伴手礼创新设计大赛中,助力台商区文旅资源以更具创意的形式呈现,推动文创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梦幻滨海 活力绽放”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三届文创伴手礼创新设计大赛正火热征集中,投稿截至7月31日,期待更多作品在大赛中大放异彩,为台商区文创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闽南网
2025-07-03 21:36:00
2025-07-03 18:06:00
2025-06-29 19:54:00
2025-06-25 06:39:00
2025-06-21 20:06:00
2025-06-18 10:06:00
2025-06-18 09:34:00
2025-06-16 0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