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绥德县白家硷镇:党建引领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0:42:00    

阳光讯(王宇翔 记者 李源)春日的绥德县白家硷镇,处处焕发着蓬勃生机。走进郝家坪村,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绿意盎然,香瓜、吊瓜等蔬果长势喜人;不远处的“遇见森野露营基地”,虽不是周末,却也有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放松,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这一幅幅充满活力的画面,正是白家硷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白家硷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建强组织堡垒,激活发展“新动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白家硷镇党委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在2021年村级换届中,镇党委通过从现任优秀村干部中“挑”、从致富带头人中“请”、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等方式,成功组建起一支平均年龄较低、文化水平较高的村“两委”班子,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以郝家坪村为例,新当选的80后党支部书记郝光彪,年轻有干劲,思路开阔。上任后,他积极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调研村情民意,找准发展方向,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村里还投资50余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集“党群、政务、文体”为一体的服务平台,让党员群众有了交流议事、学习娱乐的好去处,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为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白家硷镇创新成立了“甜蜜蜜产业联合党支部”。该党支部由6个以香瓜种植为主导产业的村党支部、28个产业种养殖经营主体、83户种植大户、78名党员等组成,通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有效解决了香瓜种植户各自为战、管理技术不规范、品质没保证等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技术交流、抱团发展 ,推动香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发展特色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白家硷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党建引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山地苹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设施农业是白家硷镇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镇设施农业整体规模达4850亩,建设有日光温室大棚685座,单体拱棚2865个,主要种植两茬香瓜、吊瓜、有机蔬菜,并套种小杂粮等。2024年,全镇设施农业总产值1.46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白家硷镇注重科技赋能,成立“产业发展技术联盟”,聘请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科技特派员等20多名,为种植户提供经常性技术培训和就地实践指导,培育了一大批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兴农人”。同时,积极引进推广芝麻蜜香瓜、脆世界四号、花喜鹊、新秀(吊瓜)等10多个产量高、品质优、口感好的新品种,并对香瓜产业种植进行科学管理,统一选育品种、统一育苗嫁接、统一发售栽培、统一测土施肥,确保产业品质优、效益最大化 。

此外,白家硷镇还充分利用“甜蜜白家硷”党建品牌,按产品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标识,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全镇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5处、农产品经纪人9名、网络直播达人3名、电商销售平台4家,年营业总额5000余万元,销售量2800多万斤,拓宽了销售渠道,切实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

除了设施农业,白家硷镇的山地苹果产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白家硷镇现有山地苹果种植面积近2万亩,通过引进了一批优良品种,优化了产业结构。同时,加强果园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如今,白家硷镇的山地苹果已成为当地的一张特色名片,畅销市场,真正让苹果成为村民增产增收的“金果果” 。

随着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白家硷镇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2023年以来,镇政府投入资金160余万元,在郝家坪村打造了“遇见森野露营基地”乡村旅游项目。该项目自建成运营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不仅带动了周边村子农副产品的销售,增加了村民收入,还为10余名村民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就业岗位。露营基地每年稳定向村集体缴纳租金3.5万元,推动了郝家坪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 。

2025年,白家硷镇计划投资350万元,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氏庄园文旅资源,高标准打造的东贺家石村写生基地现已开工,建成后将有力的推动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

打造宜居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白家硷镇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镇党委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专项推进。研究印发整治方案,多次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度会,每月就人居环境整治排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党组织书记“亲自抓”,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构建起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出动、干群互动的工作模式 。

在整治过程中,白家硷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大棚课堂”“理想白家硷”等活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引导群众从“要我整”转变为“我愿整”,从“要我清”转变为“我要清”,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对省道沿线、河道沟渠和房前屋后等区域开展针对性整治,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治理、垃圾清运、绿化美化、水体清理等工作 。

此外,白家硷镇还将乡风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动员村民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进一步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通过理论宣讲、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评选“文明家庭”“爱好人家”“五美庭院”15户 。

如今的白家硷镇,村庄干净整洁,道路宽敞平坦,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村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下一步,白家硷镇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按照‘11331’党建工作思路,努力抓好设施农业、山地苹果、乡村旅游三大产业,让‘党建+’释放出巨大潜力,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村民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白家硷镇党委书记马磊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文章

驿城区:科技创新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全媒体记者 朱雨近年来,驿城区锚定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鼓励成果转化、培育优质企业等举措,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勾勒出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7月24日,在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自动化机械臂精准作业,配料、涂布、制片等

2025-07-25 15:27:00

园丁颂丨严阳:一位县域教研人的温度与担当

2024年6月16日,涟源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严阳刚结束对荷塘中学的送教,驱车返程时突然发现一个身影在长郡润和红绿灯花坛处爬起来又倒下去,便立即放下车进行查看,原来是一位80多岁老奶奶侧躺在花坛边,额头和手上渗着鲜血,身旁散落着拐杖和个人物品。严阳立刻停车冲上前,用纸巾为老人按压止血,蹲在滚烫的柏油

2025-07-24 18:40:00

让“好房子”遇见“好服务”济南创新出台住宅小区“好服务”标准指引

为推动“好房子”实施“好服务”,大力提高物业服务水平,近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6部门联合下发《济南市住宅小区“好服务”标准指引》,从服务保障、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三方面对如何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发展做了明确和规定。比较原有的济南市“物业服务等级标准”,《标准指引》在保留、优化原有物业服务标准的同时

2025-07-24 10:49:00

临沂费县:构建商会品牌矩阵 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临沂客户端讯盛夏时节,费县涌动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从红色文化到乡村振兴再到木业蝶变,费县工商联以“四好”商会建设为抓手,以企业需求为锚点,融合各商会资源特色优势,开展“一商会一品牌”培育活动,以多元实践书写新时代县域经济的活力答卷。红色文化赋能企业发展“作为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费县丰富的红色资

2025-07-23 02:01:00

黔西南普安:擦亮颜值,让乡村留得住乡愁又装得下新生活

“这墙画多好看,前阵子还是堆柴火的地方呢!”近日,在黔西南州普安县九峰街道云庄村天田组,70岁的张明礼拄着拐杖在村头溜达,指着新绘的乡村振兴文化墙给路过的人看。这位老党员最近成了村里的义务宣传员,逢人就念叨 “两清两改两治理”。在普安,这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让一个个村庄悄悄变样。乡村干部为不在家

2025-07-21 20:54:00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经济一线周报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上半年外贸增速达16.5%东莞港务集团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2025年东莞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奖励最高资助100万……一起来回顾一下上周东莞经济新闻吧!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上半年外贸增速达16.5%黄埔海关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市进出口货物总值达7

2025-07-21 08:24:00

旬阳市关口镇 | 金色烤烟黄牛壮 人大代表齐力富民生

在旬阳市关口镇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身着“红马甲”的人大代表。他们或穿梭于千亩烤烟田间,或奔走在兴旺的肉牛养殖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养殖户薛同普看着圈舍内膘肥体壮的牛群感慨:“多亏代表们帮我们对接技术、争取政策,养牛这路子越走越宽了!”代表带头 荒坡变身“金叶

2025-07-17 12:04:00

解码古迹与文脉,山东这所高校的师生暑期聚焦“齐长城”与“乡村振兴”

近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长城根脉·青春寻兴文化服务团”对齐长城根脉下的传统古村落进行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广里村、方峪村、岚峪村,聚焦历史遗迹和民俗故事,旨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宣传推广齐长城沿线村落,为齐长城沿线乡村振兴探寻发展动力。 方峪村:石头聚落

2025-07-16 1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