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生态茶香飘世界 贵州红茶斩获全国“双第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5:29:00    

八月的黔西南州普安县,茶园层叠绿意盎然,茶香弥漫山野。

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行业代表、经销商和媒体嘉宾齐聚普安,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在此启幕,令人瞩目的是,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世界与中国红茶产销情况解析》,贵州红茶产量与出口均价双双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茶产业中一匹引人注目的“黑马”。

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现场。(图/段源兴)

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江用文指出,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贵州红茶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茶企的持续努力。他表示:“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贵州茶园规模化、生态化建设的显著成效,更标志着贵州红茶的品质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高度认可。”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19年至2024年,贵州红茶总产量从4.8万吨增至9.3万吨,年均增长率达14.1%,高于全国红茶平均增速(9.3%)4.8 个百分点。

五年时间,贵州红茶总产值从22亿元跃升至50亿元,累计增长1.2倍。亩均产值从3000元提高到5000元,增幅达66%。

参会嘉宾走进正山堂普安红公司参观考察(图/段源兴)

贵州红茶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在国际市场上同样表现出色。五年时间,贵州红茶出口量从0.36万吨增长至1.2万吨,出口均价从每千克7.3美元提升至每千克12.3美元,出口额从0.5亿美元增长至1.5亿美元。贵州稳稳拿下红茶产量、出口均价第一的宝座。

在这一辉煌成绩的背后,是贵州坚定推进“干净黔茶 全球共享”品质理念的扎实努力。通过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严格质量管控,全省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质量检测网络,配备专业检测设备428台(套),可检测农残指标586项,远超欧盟标准的 400项要求,为红茶品质构筑起坚实防线。

“贵州生态条件优越,发展红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江用文进一步建议,未来贵州应继续加强红茶原料基地建设,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加工环节的智能化,持续强化品牌建设。“茶叶是直接冲泡的饮品,安全放心是消费底线。贵州打造干净茶、放心茶的定位非常准确。”

据了解,目前贵州红茶产业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产体系,全省已建成标准化红茶加工厂287家,其中年加工能力超千吨的大型茶企达32家。90%以上的企业完成了技术改造,引进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 586条,智能分拣设备普及率达 75%。

从产业聚集来看,贵州红茶产业布局逐步呈现集群化发展特征,形成了黔北(湄潭、凤冈等)、黔西北(纳雍、金沙等)、黔中(贵阳、贵定等)、黔东南(黎平、雷山等)、黔西南(普安、晴隆、贞丰、望谟等)等“多区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

从陕西西安专程前来参会的经销商刘明铁告诉记者,他五年前开始销售贵州红茶,此次特意提前一天抵达。“高山、云雾为古茶树提供了极佳的生长环境。看到树龄3000多年的四球古树茶时,我非常震撼——这不仅是茶叶,更是可以喝的活化石。”如今,茶已深深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村民在采摘夏秋茶(图/段源兴)

“从靠天收的农耕茶园到绿色智慧的产业基地,从小炉灶的茶叶作坊到智能化的工厂,普安红和都匀毛尖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罗方在参观交流中深有感触,他表示,贵州茶产业基础很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希望在传承中保有初心,在创新中推动茶产业更好发展。

展望未来,贵州红茶产业将继续依托生态优势和品种资源,深化茶文旅融合,拓展国内外市场,让这片绿叶更好地赋能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宋洁 段源兴

编辑 钱星星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

相关文章

生态茶香飘世界 贵州红茶斩获全国“双第一”

八月的黔西南州普安县,茶园层叠绿意盎然,茶香弥漫山野。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行业代表、经销商和媒体嘉宾齐聚普安,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在此启幕,令人瞩目的是,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世界与中国红茶产销情况解析》,贵州红茶产量与出口均价双双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茶产业中一匹引人注目的

2025-08-28 15:29:00

世界第一高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

花江峡谷大桥完成荷载试验。林剑 摄花江峡谷大桥完成荷载试验。林剑 摄花江峡谷大桥完成荷载试验。林剑 摄花江峡谷大桥。林剑 摄花江峡谷大桥建设者。林剑 摄花江峡谷大桥。林剑 摄8月25日,由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承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向着通车目标迈出关键一步。花江峡

2025-08-27 18:31:00

罗山县东铺镇:特色产业硕果累累 乡村振兴活水奔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末时节的东铺,瓜果飘香,生机勃勃。漫步在田间地头,一个个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展现出蓬勃生机,既鼓了群众的钱袋子,又为乡村振兴引来源头活水。梦里水乡:水产养殖开启致富路。靠近312国道和337省道的吴老湾村,作为东铺镇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村,赋予其梦里水乡的诗情画意源于较多

2025-08-27 09:18:00

地方百亿级产业基金频现 “硬科技”创投迎良机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谭镕 杨烨日前,浙江国资围绕创新发展作出重磅布局,由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资运营”)牵头组建的三大百亿基金群亮相,分别聚焦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优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三大方向,旨在以资本为纽带赋能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

2025-08-26 08:30:00

农行珠海分行:“活水”润泽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

伶仃洋的晨光里,“标准海”样板区的智能养殖平台正随着潮涌轻轻起伏,无人机掠过浪尖投喂的轨迹,与海底跃动的鱼群共同勾勒出智慧渔业的剪影——这背后,5992万元信贷资金如隐形的锚链,稳稳托举着深海养殖的创新梦想;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实验室中,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研发如火如荼,3亿元贷款化作加速剂,让打破进

2025-08-26 08:15:00

新型储能产业再添生力军!蜀山区又一重点项目投产→

【来源:蜀山发布】跨境电商企业加快向工贸技一体化转型蜀山区新型储能产业再添生力军从蜀山区发改委获悉位于蜀山区运河新城的中基投智慧能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近日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主要生产储能电池设备预计年产能达10GWH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蜀山区跨境电商企业向工贸技一体化转型发展迈出重要一步中基投智慧

2025-08-24 16:35:00

展产业盛景,传文化华韵!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河北新闻网8月23日讯(姚恒嘉)今天上午,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业博览会盛大开幕。本届宫灯产业博览会会期为8月23日至8月25日,主题为:“宫”承华韵,“灯”悦藁城。大会主题蕴含着对宫灯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期许,以及繁荣宫灯产业福悦藁城、惠及民众的美好愿景。图为2025藁城·宫灯第三届产

2025-08-23 14:20:00

“芯片大省”逆袭,为什么是这个西北省份?

改写中国芯片产业版图的一个省,正在崛起!  今年上半年,甘肃省集成电路产量达到431.1亿块,增长18.53%,把老牌电子大省广东挤到了第三。  几年前,很多人提到芯片生产,想到的多是江浙沪、珠三角——那里有顶尖的产业链、充足的人才和密集的企业。  但谁能想到,地处西北的甘肃,会在2025年上半年,

2025-08-23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