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跨境保健品“假进口”乱象:莫让“进口”外衣沦为欺诈工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0:11:00    

□李雨轩(湖南师范大学)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揭露了跨境保健品存在制假售假产业链。安徽全康药业、万顺制药等企业通过“香港壳公司+内地工厂”的假跨境模式,利用消费者对“进口=高品质”的心理认知,使得虚假含量标识、虚假跨境品牌、夸张医疗效果的假进口保健品价格翻十倍后堂而皇之进入保税仓。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是不法商家利用跨境贸易规则的漏洞进行的商业欺诈和牟利,不仅让信息不透明的消费者落入陷阱,更暴露出电商平台对跨境贸易的监管漏洞。

被央视曝光的这种跨境保健品造假模式,已然形成完整的牟利产业链。其一,利用法律规则和平台监管漏洞,实现商品的“合法身份”。在香港注册“壳公司”获取跨境资质,实际生产仍由内地工厂完成,通过“出关再清关”的操作,将产品“洗白”为境外进口。其二,抓住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信任,进一步提升商品的价格和销量。《2024年中国跨境进口消费趋势白皮书》的数据显示,56%的消费者表示,购买进口商品更看重国际品牌和海外原产地的产品质量。对进口产品品质的信任是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重要原因,而不法商家正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将实际成本很低的低含量低功效产品,以“100%海外直采”“美国原装进口”等标签进行宣传,如某电商平台销售的129元的美国复合维生素,并非美国品牌,却因贴上“全球购”“保税仓发货”标签,销量突破3.9万件,更收获消费者的好评如潮。

当非法商家熟练地游走在跨境贸易规则的灰色地带时,消费者却因信息的不对等、不透明处于信任被透支、健康被忽视的弱势地位。不少跨境保健品消费者认为“保税仓发货=官方认证”,然而实际上只要有境外公司的参与,就可以符合国家要求,再经过出关、清关、进入保税仓等手续,“李鬼”轻松变“李逵”,而消费者却无法从表面的“正常”程序中发现其中的猫腻。

此外,虚假宣传的保健品往往仅添加微量成分,或夸大功效,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2021年广州海关破获的7亿元跨境电商平台走私进口保健品案中,涉案品牌宣称“生发、减肥、增肌、助眠”,但均未获权威机构认可;2025年4月,《新京报》记者发现一款名为“德国进口OWV”的红曲米胶囊产品,宣称“产品有效性经过国际药管局(FDA)认证的,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依赖性”,实际上“国际药管局(FDA)”并不存在,FDA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简称,记者亦未在FDA官方网站中查询到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假进口”骗局的核心,是对消费者认知的围猎。

现行跨境电商平台及其监管政策本意是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却成为了不法分子的避风港,这需要电商平台加强对跨境商品的监管责任。部分主播通过拆分病名、使用谐音梗(如“胆某固”代替胆固醇)规避关键词筛查,甚至以“养生知识分享”名义植入产品广告,电商平台应注意对商家“软性宣传”的监管,禁止“抗癌”“降糖”等医疗术语的不当使用。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作为保健食品在国内销售,必须经过注册或备案,未取得境内保健品注册或备案的跨境保健品将被海关认定为普通食品,电商平台应定期对跨境商家的入境流程证明进行抽检,并确认商家取得国家海关总署的何种资质认定,以及是否存在模糊宣传其“进口身份”的现象。此外,电商平台还可以建立“跨境商品溯源码”来消除消费者购物的信息不对等,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报关单、原产地证明等关键信息。

当“假进口”成为一门暴利生意,当“保税仓发货”沦为欺诈的道具,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更严苛的监管,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敬畏。在健康与金钱的博弈中,任何试图用谎言收割智商税的行为,终将被市场反噬。

相关文章

中老铁路跨境国际旅客突破50万人次

云南网讯(记者 夏方海)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昆明局)消息,截至今年4月29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国际旅客列车超2000列,累计发送旅客197万人次。其中,跨境国际旅客突破50万人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中老铁路跨境国际旅客突破50万人次 杨永全 殷学合 摄据了解,自20

2025-04-30 17:31:00

拒绝“以价换量”,科沃斯Q1净利润同比增长59.43%|看财报

从去年开始,在国家政策以及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推动下,国内家电市场迎来了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也是近几年来,在创新匮乏的背景下,对终端以及品牌的又一次调动。根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规模1798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清洁电器替代传统工具,稳步渗

2025-04-30 15:29:00

果然视频·看天下|前白宫官员:美国人最想念的将是中国产品

当地时间4月27日,前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美国而言,最依赖的国家是最离不开其产品的中国,这一点人们都心知肚明。”如今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其影响预计将于下个月底开始在全美范围内显现,而这些影响将导致美国民众处境艰难,尤其是低收入群体。

2025-04-29 17:40:00

新疆用好资金流“信用名片”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8家“信用白户”企业已累计获得贷款4956.3万元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丽丽)新疆用好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效能,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开辟了数据赋能新路径。  当前,我国有大量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没有获得过信贷融资,仍然是“信用白户”。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025-04-29 11:21:00

跨境保健品“假进口”乱象:莫让“进口”外衣沦为欺诈工具

□李雨轩(湖南师范大学)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揭露了跨境保健品存在制假售假产业链。安徽全康药业、万顺制药等企业通过“香港壳公司+内地工厂”的假跨境模式,利用消费者对“进口=高品质”的心理认知,使得虚假含量标识、虚假跨境品牌、夸张医疗效果的假进口保健品价格翻十倍后堂而皇之进入保税仓。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2025-04-29 00:11:00

美国加征关税对人民币汇率、粮食和能源供应有多大影响?央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

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2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央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了与美国加征关税有关的多个热点问题。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近期美国国债和美元汇率市场出现大幅振荡。这是否会对中国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如何看待今年人民币汇

2025-04-28 21:40:00

金钟:特朗普想为美债“排雷”,美联储和日本谁靠得住?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钟】 一顿操作猛如虎,盈亏全靠特朗普。 这是对过去几周美国金融市场最准确的描述。这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一日三变,在笔者截稿时所了解的美国政府的经济声明,等到读者看到这篇文章刊发时恐怕又发生了180度的转向。 近日最大的新闻自然是美国“股债汇三杀”导致特朗普一点一点地

2025-04-28 08:43:00

波兰经济学家:美国滥施关税影响全球经济

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严重干扰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美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做法持续遭到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和批评。近日,总台记者专访了波兰经济学家奥尔沃夫斯基,他指出,美国滥施关税不仅给自身,也给全球经济带来消极影响。维斯瓦大学经济学教授 奥尔沃夫斯基:毫无疑问,各国经济增速都会随着加征关

2025-04-28 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