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湖边这场特殊的追忆,为石人岭静眠的浙江地质先驱而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7:1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春晖 杜雪梅 张孙超 实习生 傅甜怡 通讯员 杨萤萍

西湖边石人岭山上,毛竹翠绿,阳光从竹林间透过,颇有意境。

时隔10年,84岁的南君亚踏上石人岭的山地,缓缓走到父亲南延宗的墓前。

“我曾以为再也找不到他的墓了。”南君亚轻抚墓碑,百感交集。

中国铀矿先驱南延宗的儿子南君亚前往墓地。杜雪梅/摄

4月3日,浙江省地质院在石人岭的浙江地质先驱叶良辅和南延宗墓前举行纪念活动。

这场纪念活动的背后,有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

被称为“石痴”的中国铀矿先驱

4月2日,已定居贵阳多年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研究员南君亚搭机返回故乡浙江。

潮新闻记者随浙江地质研究院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接机,机场到达大厅外,不少人的目光聚集在接机指示牌上——欢迎南延宗先生后人南君亚研究员一家。

南延宗是谁?

南君亚编著的《中国铀矿地质的先驱者》一书。杜雪梅/摄

南延宗是浙江乐清人。

“他是中国第一位发现铀矿的地质工作者,并且预测了在广西、江西、湖南等地有铀矿存在。”85岁的铀矿地质工作者吴永兴说,若没有南延宗的发现,国内原子弹研发乃至现今核能应用的步伐或许不会那么快。

青年时期的南延宗。浙江省地质院提供

1943年,南延宗在广西钟山黄羌坪发现铀矿。1954年,地质部门根据南延宗在广西发现铀矿的线索,在同一岩体附近找到了铀矿。

令人遗憾的是,南延宗于1951年在杭州因病去世。

他没能参与到铀矿的发掘和国内原子弹研制的相关工作中。南延宗离世时44岁,已是国内地质研究领域的专家,除了发现铀矿之外,还在福建、云南等地发现过大量当时稀缺的矿藏。

南君亚回忆,与父亲共事过的地质专家都说,父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石痴”。“就算是跟我母亲结婚后的家书中,也离不开他找矿石的工作。”

“父亲弥留之际,母亲带着我去医院见他,他已无法开口说话,只是朝我摆摆手。”南君亚说,父亲是带着遗憾离开的。

南延宗之墓“遗落”十余载

南延宗去世后,安葬于西湖灵隐石人岭南麓,在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叶良辅墓地的隔壁。

“父亲去世时,我才不到10岁,后来跟着母亲辗转去了上海、北京等地,而后定居贵阳。”南君亚的成长历程,一直跟地质工作打交道,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成为了一名地质研究者。

父亲的墓,他去拜谒过多次。但由于定居贵阳,祭扫不容易。曾有亲人建议,要给南延宗迁墓,或是迁往故地乐清雁荡山,或是迁到贵阳。

南延宗的自挽联中,有一句“三尺孤坟一片黄土在西湖也有乐趣”,这句话让南君亚决定不打扰父亲。

现在,南延宗的墓地。杜雪梅/摄

2015年,南君亚带着儿子、女儿和女婿来杭州扫墓,但在石人岭山林中怎么找也找不到。“我们找了一天,是带着遗憾回去的。”南君亚说,此后的这些年,他一直惦记着,但自己年纪大了,对杭州也不熟悉,就“托了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树锋帮忙找,但也没有很多消息”。

直到2024年。

杭州铀矿地质工作者吴永兴和汤卫贞夫妇到贵州寻访曾经工作的找铀之地,拜访了南君亚。

“我跟南君亚是同学。”吴永兴说,作为一名铀矿地质工作者,他一直对南延宗先生心存敬意。去年,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之际,吴永兴、汤卫贞夫妇获颁了纪念章,他们再次想起了南延宗,“我们不能忘记他。”

在拜访南君亚过程中,吴永兴得知,南延宗的墓“找不到了”。

此前,吴永兴、汤卫贞夫妇和浙江地质院工作人员寻访南延宗墓地。资料图

回杭后,吴永兴和汤卫贞夫妇俩开始为南延宗寻墓,“我们查了很多资料,又去了好几趟石人岭周边,都没有消息。”

2024年12月2日,夫妇俩再次到石人岭寻找。“那天找到傍晚,快要放弃时,遇到了从山上下来的张顺泉师傅。”吴永兴说,张师傅已经70多岁了,听了南延宗先生的故事后,决定帮忙寻找。

12月14日,吴永兴接到张顺泉的电话,经过三次上山寻找后,终于找到了南延宗的墓:“墓碑倒下了,被埋在了泥下。”

浙江将为地质名人立传记

南君亚得知墓找到的消息时,非常激动,“一桩心事了了”。

4月3日,南君亚带领后人在南延宗的墓地纪念。杜雪梅/摄

吴永兴夫妇也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了浙江省地质院,得到了院里的高度重视。

如今,南延宗墓地里倒下的墓碑,已被浙江地质后辈扶起。

在4月3日的纪念活动中,南君亚带领着一批地质研究优秀青年,在南延宗和叶良辅墓前,诵读起地质“三光荣”精神。

静谧的石人岭里,回响起“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声音。

“我希望年轻一代地质人,能够继续传承地质先驱们的精神,为国家地质研究贡献力量。”南君亚说。

浙江地质文化资源丰富,也是地质名人大省。

浙江省地质院目前已基本摸清全省地质名人资源家底,成立“浙江地质名人”工作专班,要为地质名人立传记。

“推进此项工作,是希望让地质名人身上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被更多人知晓、传承。 ”工作人员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疏导+管理”双管齐下 贵阳交警治理省医观山湖院区违停显成效

【来源: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_交管动态】为切实解决贵州省人民医院观山湖院区周边出租车违停乱象,2025年4月22日,贵阳交警观山湖区分局主动作为,积极对接院方优化交通组织。通过调整院区内部道路,设置地面临时候客区,有效缓解了石标路、金朱路沿线出租车违停占道问题。地下候客点不便,路面违停频发此前,省医

2025-04-23 11:07:00

书香贵阳 |有颜值更有内涵!来贵阳宝藏书店寻觅惬意时光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在城市的角落里,一座座书店早已超越了传统售书场所的范畴,它们是城市的精神标志、文化传承的火炬,更是市民心灵的栖息地。漫步贵阳街头,风格各异的书店星罗棋布,每一家都独具特色。也闲书局沉浸在黔地文化中,用丰富的黔版书讲述贵州故事;无产艺术书店扎根乡野,让艺术之花在山村绽放;乐转城市书

2025-04-23 09:33:00

“镇社之宝”是什么?走,一起去“西泠”寻宝

‍‍‍‌‍‍‌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泠印社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以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那么,西泠印社的“镇社之宝”是什么呢?人民日报社

2025-04-19 21:57:00

防大风、防冰雹、防短时强降水、防强雷电!贵阳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

记者今天从贵阳市气象台获悉,今天傍晚开始到明天凌晨,贵阳贵安将出现较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贵阳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提醒公众及相关部门一防大风,二防冰雹,三防短时强降水,四防强雷电。气象资料显示,目前本轮强对流天气可能集中在贵阳老城区、观山湖区、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修文县及开阳县。部分乡镇在下

2025-04-18 16:33:00

吉林省基金业协会赴浙江交流

4月16日,吉林省基金业协会组织辖区内十余家私募基金机构赴浙江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增进区域间互动合作,共同探寻发展新方向,推动双方在基金领域深度合作。吉林省基金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新淼表示,此次交流访问为两地基金行业提供了相互了解的宝贵机会,期望通过深入的交流,能够汲取浙江基金行业的先进经验,为吉林省基

2025-04-18 09:13:00

中国足协:对浙江队外援阿隆·布彭扎离世表示深切哀悼

4月17日,@中国足协 发文回应阿隆·布彭扎离世,内容如下: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外援阿隆·布彭扎于2025年4月16日在住处不幸离世,我们深感悲痛。在此,我们向逝者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人、亲友致以诚挚的慰问。阿隆·布彭扎今年加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以来,展现了良好的竞技水平和专业素养,为促进中国足球职业联

2025-04-17 18:35:00

言短意长|大学本科招生,提前抢跑

为了争取到更好的本科生源,即使是国内名校也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开展相关招生宣传工作。目前距离今年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各大学今年的本科招生宣传工作早已提前抢跑,各类文宣战法层出不穷,目的自然是触动各位考生的心弦。国内名校主动放下身段,纷纷主动走进高中,与学校及学生“充分沟通感情”,或者调整学科结构

2025-04-17 12:24:00

七旬老人沉迷打赏女主播,7年花光退休金!被赶出家门后捡废品继续打赏

本文转自【上海法治报】;七旬老人沉迷打赏女主播,7年花光退休金!被赶出家门后捡废品继续打赏广州某小区73岁的陈伯沉迷打赏女主播,7年打赏超10万元,花光退休金和“救命钱”,称“女主播们太辛苦,想帮助她们”,被儿子赶出家门后捡废品继续打赏。据悉,因直播打赏问题,陈伯与儿子一家发生激烈矛盾被赶出家门,之

2025-04-16 1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