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北在建文旅项目总投资4312亿 推动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世界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6:10:00    

大批游客排队涌向武当山金顶。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摄

长江商报消息 编 者 按

5月19日,在神农架林区神农坛景区,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湖北分会场活动启幕,为游客带来一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沉浸式奇妙之旅。

当前,湖北正大力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让湖北成为游客“远方的家”。政策加持下,湖北“文旅+科技”“文旅+生态”等新模式蓬勃兴起,国际营销矩阵持续扩容;标杆企业破浪前行,带动行业恢复重振。

长江商报推出本次专题策划,解码荆楚万亿文旅产业发展。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5月的湖北,百花正艳、美景如画。从神农秘境到武当仙山,从壮美三峡到铁血红安,文武赤壁、白云黄鹤、东湖烟波……荆楚大地文旅“热”力全开,处处皆惊喜。

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中国旅游日”湖北分会场活动上,机器人、外穿机器骨骼、VR设备及非遗技艺等“尖板眼”集中亮相,并现场启动湖北文旅海外媒体传播矩阵。湖北通过文化展演、科技互动和惠民服务等多元化形式,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集中展现文旅发展新成果,向全球游客发出“畅游荆山楚水”的诚挚邀约。

今年以来,湖北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从一季度的“开门红”到“五一”假期的“井喷式”增长,湖北通过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持续擦亮“知音湖北”品牌,在文旅融合、消费提振等方面展现出强劲动能与独特亮点。

文化企业2024年营收突破5270亿

晨光初绽,武当山脚下已是一片沸腾。

“五一”假期第一天,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地迎来单日超8万游客的峰值。上午8点,前往武当金顶的山路犹如一条盘卧的巨龙,身着各色防晒衣的游客跟随人流缓缓向山顶方向涌动;紫霄宫前的百年银杏树下,道长舞出了姿势最标准的八段锦,游客们无不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机、电子设备,定格下这“仙风道骨”的瞬间;大殿内,三米高的青铜香炉青烟缭绕,祈福的游客虔心跪拜,檀香与夏日的山风交织成独特的“武当味道”。

这只是湖北文旅的“冰山一角”。今年“五一”期间,湖北共接待游客4216.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3.58亿元。重点景区人气火爆,文博场馆一票难求,荆楚大地焕发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在4月25日召开的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湖北宣布将以“知音湖北”主品牌统揽,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打造串联多个世界级自然与人文奇观的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眼下,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湖北正围绕“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厚重的书、一首激昂的诗、一座丰饶的园、一架通达的桥”聚焦文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条,积极迈向国际化的舞台。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湖北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兴引擎、构筑绿色发展重要支撑、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径,文旅产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接待游客8.73亿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总收入9011.6亿元、同比增长18.8%,文旅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2024年,湖北文化及相关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270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领先全国3.9个百分点,文化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产业动能。

依托湖北省文旅集团、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等头部企业,湖北正通过“以商兴旅、以商招商”模式,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以“文旅+”为抓手,湖北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经济新增长极。今年一季度,湖北新谋划文旅项目455个,计划投资2946.41亿元;新签约211个项目、签约额1239亿元。全省在建项目818个、总投资4312亿元,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的良性循环。

八大行动提升文旅影响力

当前,湖北正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任务,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将目的地锁定在湖北,湖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政策保障为支撑,推动文旅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阔步前行。

湖北提出,将全力开创文旅发展新局面,大力推动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化链态融合、科技赋能,大力拓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文旅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将全力谱写文旅合作新篇章,加强与兄弟省份深度对接,以协作奋进之力绘就文旅发展壮美画卷,让“诗和远方”的故事在同向同行中焕发全新光彩;将全力打造文旅服务新标杆,着力构建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赏心悦目的旅游环境、近悦远来的配套体系,让环境美、服务优成为湖北文旅最亮丽的底色、最鲜明的标识。

湖北文旅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是坚实的基础和巨大潜力在支撑。近日,湖北还发布了《关于实施文化创新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的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建成文化强省、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三大目标定位,实施八大行动,全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围绕建成文化强省,实施先进文化领航、文化资源保护、优质文化惠民三大行动,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围绕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文旅品牌焕新、文旅服务提质、文旅形象提升三大行动,追求品牌一流、服务一流、形象一流,联动全省各方力量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围绕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实施文旅产业升级、数智科技赋能两大行动,强化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力争5年内实施10个50亿元级、50个10亿元级、100个亿元级文旅项目。

潮涌楚天,湖北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时间表、路线图迈进——力争到2027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3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过6000亿元,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取得重大突破;到2030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万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超过8000亿元,初步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省,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关文章

门店一年减少493家!来伊份业绩继续承压:上半年盈转亏,毛利率下降8.67%

国内“休闲零食第一股”来伊份(603777)8月26日晚间披露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8.21%;归母净利润-5068.3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39.54万元,同比下降78.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

2025-08-27 00:03:00

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峡山开幕

鲁网8月26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5日上午,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开幕。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大成郑玄文化中心主办,是全国经学研究领域的一场盛会,更是潍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潍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8

2025-08-26 14:04:00

地方百亿级产业基金频现 “硬科技”创投迎良机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谭镕 杨烨日前,浙江国资围绕创新发展作出重磅布局,由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资运营”)牵头组建的三大百亿基金群亮相,分别聚焦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优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三大方向,旨在以资本为纽带赋能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

2025-08-26 08:30:00

荆江评论:跃上六万亿,湖北挺起中部“硬脊梁”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罗星航)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湖北已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经济增长总量指标,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占中部地区的比重由“十三五”末的19.5%提升至2024年的20.9%,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锻造中部

2025-08-25 10:43:00

人民城市的“有机生长”⑤丨文明之城 文化为魂勾勒山城新图景

“他真的好勇敢,我也要向他学习!”暑假,在重庆渣滓洞景区,一对年轻父母牵着孩子驻足在“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塑像前,听完“小萝卜头”的故事,孩子眼中满是对先辈的敬佩。文明,是城市流淌的血脉,是岁月沉淀的时代内涵。这样的场景,正是重庆以历史滋养文明、让精神代代相传的生动证明。渣滓洞景区。资料图市委六届七次

2025-08-24 09:53:00

读懂济南|从“年味”到“常客”,“湖畔雨荷”续写济南新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王贝艺8月23日,焕新升级的“湖畔雨荷”灯组从大明湖畔正谊广场迁移至大明湖北岸钢琴广场,继续点亮。从去年寒冬初亮到今年初秋,这盏会 “眨眼” 的花灯从迎春灯会的一组装饰,蜕变为网红打卡地。“湖畔雨荷”可以说打开了另一扇让大家了解济南的窗口。从一组花灯到网红打卡地8月23日

2025-08-23 22:16:00

C视频|处暑·竹雨收夏声

川观新闻记者 何海洋8月22日午后,一场急雨撞进泸州纳溪的大旺竹海。千万竿修竹同时倾身,竹叶擦着竹叶,雨珠沿叶脉滚落,整片竹海,被雨丝拎成一架巨大的天然乐器。雨中的竹海。23日,恰逢处暑——暑气于此止步。被昨夜雨水洗过的风,带着竹沥的凉,从山谷里一路吹来,像给天地换了一张薄薄的秋被。“一场秋雨一场凉

2025-08-23 14:32:00

吉祥航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3.29%

吉祥航空8月22日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0.67亿元,同比增长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3.29%;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2025-08-22 1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