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季度,铜川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24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0:42:00    

今年以来,全市持续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壮大“三大产业集群”,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扎实做好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发布单位:铜川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3日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5.61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94.34亿元,增长7.7%。

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2亿元,实现增加值2.63亿元,同比增长2.8%。

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全市小麦地块平均总茎数达61.2万株。经济作物生产稳中有增,蔬菜及食用菌面积同比增长3.3%、产量增长4.1%;草莓面积增长9.0%、产量增长23.2%。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禽肉产量增长5.2%,截至一季度末生猪存栏11.69万头,增长37.4%。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采矿业、制造业分别增长18.3%、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3%。

非能源工业拉动力强。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拉动力高于能源工业2.2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4.8%,占规上工业的60.4%。

重点产业链全部增长。全市4条重点工业产业链合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其中,新型建材产业链增长13.4%,铝基新材料产业链增长9.7%,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增长30.7%,光电子产业链增长14.7%。

服务业稳中有进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较去年全年提升0.6个百分点。

全市制定出台多项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服务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重点行业营业收入1.5亿元,增长21.1%。分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0.3%、35.1%、11.6%和8.0%。

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7%

乡村消费恢复加快。全市限上乡村零售额同比增长47.5%,限上城镇零售额增长14.1%,乡村零售额增速高于城镇33.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及餐饮消费较为活跃,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8.7%,限上餐饮收入增长18.9%。

基础生活类商品需求稳定。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6.3%,饮料类增长20.5%,日用品类增长64.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3%。促消费“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显效,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4.8%、通讯器材类增长33.6%、金银珠宝类增长26.8%。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3.8%,占全市投资的5.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4%,占4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1%,占46.1%。

重点领域持续向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3.8%,占全市投资的58.2%,高于全市投资1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33.2%,占全市投资的48.7%,高于全市投资18.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6%,占全市投资的20.7%,高于全市投资11.8个百分点;社会资本投资增长25.1%,占全市投资的78.1%,高于全市投资10.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9%,占全市投资的3.9%,高于全市投资19.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一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48元,同比增长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2元,增长7.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2.19:1。

财政金融运行稳定

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2亿元。3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82.77亿元,同比增长10.3%,较年初和上月分别增加38.69亿元和27.58亿元;贷款余额483.84亿元,增长13.4%,较年初和上月分别增加20.67亿元和8.37亿元;存贷款余额合计1466.61亿元,增长11.3%。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但部分领域增长仍然承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力打好“八场硬仗”,紧盯问题短板,加强运行保障,突出重点抓落实稳增长,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相关文章

王晖20年深耕逐梦中国半导体产业 盛美上海净利5年增7倍加速迈向全球舞台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博士回国创业,王晖成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逐梦者。王晖毕业于清华大学,曾赴日本、美国深造,在美国硅谷创业。2005年,他回国二次创业,成立了盛美上海(688082.SH),主攻半导体设备领域。20年过去,王晖掌舵的盛美上海跻身全球半导体设备前列,成为一家市值达540

2025-07-28 11:00:00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共依法查处违法纳税人6.21万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5710亿元,持续曝光各类典型涉税案件超1500起,全社会税法观念和维护法治公平的意识明显增强。来源:人民日报

2025-07-28 10:27:00

利好来了!外资,出手!

周末,两则利好消息刷屏!7月26日,话题#全球资管巨头“抄底”中国房地产#冲上百度热搜,引发大量关注。据悉,全球资管巨头施罗德资本旗下房地产投资部门,近日与浙江企业西子国际联合发起总规模约30亿元的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聚焦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写字楼、消费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有业内人士指出,外资巨头宣布

2025-07-28 03:07:00

“左手倒右手”给退市边缘公司“续命”:沈雯拟5.46亿将紫江新材装入*ST威尔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在退市边缘徘徊的*ST威尔(002058)终于亮出“保壳大招”。7月25日晚间,公司与控股股东沈雯旗下的紫江企业(600210)同步公告:*ST威尔拟拿出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企业、宁德新能源、长江晨道等29名股东所持紫江新材51%股权,借此切入锂电池铝塑膜赛道。值

2025-07-27 15:44:00

展中医特色新气象 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韩城中医医院喜迎全市卫健系统观摩

7月24日,陕西省韩城市中医医院迎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现场观摩组,这是该院迁入新址,全面升级后迎来的首场观摩会,标志着该院已以全新的面貌步入全市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现场工作汇报中,该院副书记同宇强代表医院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医院发展的市卫健局党组及兄弟单位表示感谢,并向观摩组汇报了医

2025-07-25 10:27:00

北京市经济增速连续3个季度保持在5%以上

观点网讯:7月25日,北京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5%以上。三大关键行业——信息服务、金融和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90%,新设经营主体同比增长18%,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凸显经济稳健增长态势。这些亮眼数据反映北京经济结构优化,信息服务等主导行业成

2025-07-25 08:50:00

圣达生物收盘上涨1.01%,滚动市盈率71.58倍,总市值33.87亿元

7月24日,圣达生物今日收盘17.92元,上涨1.01%,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71.58倍,总市值33.87亿元。从行业市盈率排名来看,公司所处的化学制品行业市盈率平均50.65倍,行业中值43.59倍,圣达生物排名第131位。股东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

2025-07-24 19:05:00

云南咖啡加快“走出去”步伐

新华社昆明7月24日电(记者王贤思)眼下虽非咖啡豆主产季,但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军马山咖啡庄园依然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将经严格质检的咖啡粉、冻干咖啡、挂耳咖啡等制品装车,发往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云南省是中国的咖啡主产区。近年来,云南咖啡产业在品质提升、政策支持和国际化拓展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不断巩固本土市

2025-07-24 1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