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枇杷之乡”勇闯产业新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7:24:00    

仲春时节,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的枇杷园里处处是果农采摘的忙碌景象,一箱箱“致富果”从这里被送往全国各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常太镇枇杷种植面积约2.5万亩,有着“中国枇杷第一乡”美誉。近年来,该镇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创建”行动,大力推广三月白、香妃等枇杷新品种,创建“常太枇杷”“圳湖枇杷”等品牌,打造种、产、销、游融合发展的枇杷全产业链,全镇枇杷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5亿元。

优品种 提效益

走进东圳库区南岸的常太镇岭下村,漫山遍野的枇杷树郁郁葱葱,一簇簇包裹着银色套袋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忙着采摘成熟的枇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3月初,当地三月白特早熟白肉枇杷开始成熟,迎来收获期。“这个品种清甜爽口,鲜嫩多汁,风味极佳。”果农张德聪说,作为“开春第一果”的三月白枇杷,收购价每斤三四十元,供不应求。

三月白枇杷是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白肉枇杷新品种,由白肉枇杷和早钟枇杷杂交育成,成熟期早,口味酸甜,品质上乘。2019年,岭下村开始引种三月白,经过几年推广,全村种植面积达800亩,占全部枇杷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早年,常太镇主要种植果实大、果味清香的解放钟枇杷,栽种面积一度超过九成。然而,解放钟价格较低,果农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近年来,该镇与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全国枇杷领军人物林顺权、郑少泉深入调研分析,重新系统规划品种布局,启动改良换种“万亩计划”,下大力气培优枇杷品种。

“常太是全省种植三月白枇杷最多的区域之一,嫁接数量超过8000亩。”常太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施方芳介绍,白肉枇杷的经济效益是传统品种的好几倍,为产业振兴增添了强劲动力。

该镇还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气候条件,绘制详细的改良区域分布图。在库区南麓片区规模推广白肉枇杷种植;在莒溪片区示范推广丰产稳产、错峰成熟的优良品种;在东青片区推广耐寒耐储存的枇杷新品种。如今,常太枇杷果期从每年3月初持续到5月底,产期明显拉长,形成丰富且层次分明的品种结构。

创品牌 谋共赢

日前,在常太镇渡里村的莆田市宏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枇杷种植园里,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蒋际谋正带领团队成员向果农传授枇杷种植新技术。

宏耕农业种植枇杷150亩,引进先进的智慧果园管理体系,开发智能化种植管理综合平台,建成智能化生产环境采集系统,对枇杷园的气象、土壤、水源进行实时监测。

“科研人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让企业更加从容地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宏耕农业总经理蔡向伟说。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常太镇注册了“常太枇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推出“常太枇杷”“圳湖枇杷”品牌,推动常太枇杷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眼下,该镇正着手推进“常太圳湖”枇杷区域公用品牌1+N创牌策略,鼓励农场、企业孵化自主品牌,打造更加多元的品牌矩阵。

为推动枇杷产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型升级,该镇整合岭下、松峰、洋边等6个村级合作社以及1家省级龙头农场,成立常太枇杷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搭建服务平台,打造共富工坊,不断壮大联合社实力和经营活力,带动成员和农户走出一条联合合作、多方共赢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常太枇杷联合社理事长、岭下村党支部书记陈敏表示,联合社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统一分拣、包装、分单派单,打造利益联结机制,既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延链条 增活力

枇杷膏、枇杷罐头、枇杷花茶……走进岭下村可乐家庭农场展厅,各式各样的特色枇杷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枇杷全身都是宝,《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具有润肺、止咳、健胃、清热的功效,枇杷皮、叶、花、核等均可入药。

“枇杷的产业价值,远超其鲜果本身。”可乐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海钦表示,“我们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农场生产的特色枇杷衍生产品、乡村旅游伴手礼等销往北京、上海、广西等地。”

“既要种好枇杷,也要做好枇杷深加工,提高枇杷的身价,实现枇杷产业‘细水长流’。”陈敏介绍,岭下村积极探索,推动枇杷叶、花、果多元化开发,推出枇杷加工系列产品,依托直播带货、枇杷宴等活动打开销路,户均枇杷年收入上万元。

同时,常太镇还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力打造集赏花、摘果、农事体验、研学等于一体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增加枇杷全产业链价值。

不久前,城厢区筱塘小学博物社团组织学生来到岭下村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参与枇杷套袋、枇杷采摘等农耕活动,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常太镇镇长许宇宙介绍,该镇结合资源禀赋,布局游览自然风光、寻访红色足迹、感受生态家园、体验现代农技等多条特色旅游线路,串联起九龙谷、东圳水库、马院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等多个景区景点,发展以枇杷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养生疗愈、研学团建等新业态,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

拒绝“以价换量”,科沃斯Q1净利润同比增长59.43%|看财报

从去年开始,在国家政策以及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推动下,国内家电市场迎来了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也是近几年来,在创新匮乏的背景下,对终端以及品牌的又一次调动。根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规模1798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清洁电器替代传统工具,稳步渗

2025-04-30 15:29:00

2025绿茶品牌与产业发展交流会在信阳市浉河区召开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一凡4月28日下午,绿茶品牌与产业发展交流会在信阳市浉河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大咖欢聚一堂,共探未来发展机遇。会议全面聚焦全国代表性绿茶城市品牌建设经验、品牌发展与营销创新策略、跨界升级与新茶饮趋势三大核心板块,深入研讨了茶产业创新生产模式与商业模式,探索了行业

2025-04-30 15:28:00

湖北将重点打造一流的景区、线路、城市三类品牌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晶、王理略、通讯员鄂文旅)4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克克表示,将重点塑造精品旅游景区、塑造精品旅游线路、精品旅游城市三类品牌。一流的品牌是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支撑。克克说,塑造精品

2025-04-27 17:55:00

河北秦皇岛:科技赋能春小麦 开启农业新篇章

近年来,在科技的赋能下,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传统春小麦种植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通过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一幅现代化的农业新风景正在广袤的田野上徐徐铺展开来。时下,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茶棚乡近3000亩小麦进入拔节期,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摇曳,仿佛给田野铺上了绿色的地毯。现在种植户正在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打药作业

2025-04-27 10:12:00

传感器灵敏屡屡半夜惊魂 全屋智能便利还是添堵?

来源:北京晚报 传感器灵敏屡屡半夜惊魂 操控系统不兼容无法联动全屋智能,便利还是添堵?回家一开门灯光亮起、窗帘自动打开,离家自动关闭灯光和部分电器,空调、新风等系统可根据温湿度传感器自行调节……商家口中的“全屋智能”让人期望着享受智能化的生活。然而,不少消费者住进“新家”却发现并没那么方便。■使用半

2025-04-23 15:14:00

兰溪一家庭农场智能大棚枇杷 抢“鲜”上市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思成 拍友 时宽兵4月21日,在兰溪市黄店镇一家庭农场智能大棚里,村民在采摘成熟的枇杷。据悉,兰溪是浙江省中西部的枇杷主产区,该农场在浙江省农科院、兰溪市农业农村局科技人员指导下,从外地引进成熟早的新品种,使用手机物联网控制大棚的湿度、温度,水肥一体化智能化种植的枇杷,提前了1

2025-04-21 19:13:00

“辽宁优品”闪耀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

原标题:“辽宁优品”闪耀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 以品质与文化共筑辽沈魅力4月18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积极组织“辽宁优品”有关产品参加了此次盛会,携盘锦大米、大连海参、沈阳酸菜、桓仁冰葡萄酒、本溪辽砚、兴城泳装

2025-04-18 18:03:00

农业农村部:2024年完成粮改饲面积2231万亩,收储利用优质饲草6277万吨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现场。图/国新网去年以来,肉牛奶牛市场行情低迷,为此农业农村部采取了哪些纾困政策和措施?目前效果如何?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介绍,2024年我国的牛肉牛奶市场供需不平衡,价格持续

2025-04-18 1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