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格桑顿珠:在雪域高原扎根生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0:32:00    

留在上海,去北京发展,还是回藏区?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格桑顿珠面临过几次这样的选择,每一次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雪域高原。因为,让更多藏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好病是他最大的愿望。





健康报:扎根藏区多年,您对这片土地应该有很深的感情。是什么触动了您,让您一直留在藏区?您又为何选择在神经外科领域持续深造?


格桑顿珠:1998年,我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本科毕业,当时可以留在上海。但是我的母亲一直教育我必须回到家乡,为家乡人民服务。因此,毕业后我没有多想,主动选择回到藏区。


受地理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脑血管疾病在高原地区相对高发,而彼时西藏的神经外科刚起步。求学和实习经历让我见证了我国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也让我不禁想:一定要把先进技术带回西藏,为西藏神经外科发展作贡献。在临床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疑难杂症,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后来,我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神经外科学家赵继宗。


回藏后,我发现西藏感染性脑积水、脊柱结核、血栓性脉管炎等患者较多,而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依据所学,我将创新技术用于治疗重型脑积水、预防脊柱结核术后反复、治疗血栓性脉管炎等,疗效明显,大大降低了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结核寒性脓肿及血栓性脉管炎导致截肢的风险。


回过头看,我是想用微薄力量助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许我个人能为整个藏区带来的改变是有限的,但至少能给我们医院带来切实的变化。在我看来,留在这里不仅要向下扎根,让更多藏区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还要向上生长,不断攀登神经外科技术高峰。


健康报:如您所说,您的从医经历与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否谈一谈您与医院、与科室的故事?


格桑顿珠:我本科一毕业,就来到了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至今已有27年。医院一直鼓励我、支持我继续深造,帮助我成长。我对医院的感情很深。如今成为院长,在做好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同时,我也付出更多精力推动医院发展。


这些年,医院发生质的变化,在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管理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我刚来医院时,内外科分为大内科、大外科两大病区,专科没有独立出来。2014年,神经外科有了独立病区,我也成为神经外科主任。刚分科时,科室只有4个人,的确很辛苦。渐渐地,神经外科的力量越来越壮大。


为了促进医院神经外科跨越式发展,我牵头在医院建立了北京天坛医院西藏临床技术援助基地、赵继宗院士西藏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等。得益于此,西藏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优质神经外科诊治服务。


2014年,赵继宗院士团队和我院医生一起完成了我院第一例高难度脑膜瘤切除手术。当时,患者脑膜瘤已经侵入颅内、压迫视神经,手术难度很大。在赵继宗院士带领下,手术做得很顺利,患者恢复得很好。还有很多类似案例,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些年,我院医生不断学习、成长,为藏区百姓筑起健康屏障。


未来,我们不仅要不断提高医院综合能力、推动学科建设,还要打造更多符合西藏百姓疾病谱的特色专科,让更多疾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诊治。


健康报:从医多年,您的初心是什么?得知获得“白求恩奖章”,您的心情如何?


格桑顿珠:当个好医生就是我的初心。所谓“好医生”,一要有仁心,二要技术好。我坚信,从医之人就是要耕耘一片土地,不断提高能力;深挖一口井,不断精进技能。只有心怀善念、手有绝技,才能不断为老百姓和社会服务。


在西藏,不少老百姓从偏远山区到拉萨看病。我尽可能每天出诊,让患者及时看上病,为他们减轻食宿等就医负担。平时一有机会,我就发挥藏语优势和专业特长,深入基层巡诊看病、传播健康知识。


西藏的老百姓都很淳朴。有时候,我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有的患者家属甚至会含着眼泪送我。就是这样的瞬间,让我感受到患者及其家属对我的信任,也让我意识到要培养更多人才,给西藏老百姓提供更多健康保障。


得知获得“白求恩奖章”,我又惊又喜。惊讶在于,我没想到会得到这份荣誉,认为自己还有许多要努力和进步的地方。喜悦在于,这份荣誉是对我和团队的最好肯定。回首从医路,我十分庆幸自己选择了神经外科,选择回到西藏。未来,我有信心和干劲把工作做得更好,服务好西藏百姓。


图片

:健康报记者 段梦兰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图片


相关文章

今天起,喝水要调整一下!

水是我们身体里的 “活力小马达”维持着各种生理机能的运转可别小瞧喝水这事儿喝对了简直像“开了挂”不光能解渴还能帮助你甩肉、稳血糖、挡疾病等等所以今天起,喝水要调整一下三餐前补水减体重水对超重、肥胖患者控制体重有很大促进作用。研究中,补水组的肥胖参与者在每次饭前30分钟摄入500毫升水,按一日三餐算,

2025-08-14 14:47:00

减重“长征”贵在坚持 科学认知告别焦虑

“体重管理年”活动持续开展、“三减三健”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健康体重成为大众健康共识。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减重门诊专家如何看待减重药物?到底哪种程度的肥胖需要医疗干预?近日,《中国公众健康减重认知与科

2025-08-11 10:23:00

疫情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基孔肯雅热有后遗症吗?

记者从广东省疾控局了解到,8月3日0时至8月9日24时,广东全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为:佛山1212例,广州103例,湛江39例,清远6例,深圳、珠海各5例,中山4例,惠州3例,韶关、东莞各2例,汕头、江门、阳江、潮州、揭阳、云浮各1例。广东省疾控中心

2025-08-10 15:25:00

让更多非遗人才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讲述者

【聚才论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非遗人才作为掌握并持续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或表达形式的个体,为助力文化遗产焕发光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年,各地

2025-08-10 03:41:00

应对持续高温 驻马店正骨医院组织热射病急救护理培训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王静近日,我市持续高温,酷热难耐。为积极应对可能增多的热射病患者,7 月25日,驻马店正骨医院组织了一场热射病患者急救及护理要点的培训活动,全院护理人员踊跃参与。据了解,热射病作为重度中暑的最严重类型,发病时患者核心温度急剧升高40℃以上,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高

2025-07-25 11:17:00

展中医特色新气象 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韩城中医医院喜迎全市卫健系统观摩

7月24日,陕西省韩城市中医医院迎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现场观摩组,这是该院迁入新址,全面升级后迎来的首场观摩会,标志着该院已以全新的面貌步入全市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现场工作汇报中,该院副书记同宇强代表医院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医院发展的市卫健局党组及兄弟单位表示感谢,并向观摩组汇报了医

2025-07-25 10:27:00

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最新公告

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核准2025年第十七批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名单的公告藏建公告〔2025〕85号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60号)《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

2025-07-23 18:10:00

深圳再添“三名工程”!蔡业峰教授中医脑病团队入驻深圳大学华南医院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华南深医近日,又一个国内顶尖名医团队落户深圳。7月20日上午,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广东省中医院蔡业峰教授中医脑病团队项目在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揭牌,并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这标志着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将进一步提升中医脑病诊疗水平,为深圳及周边居民提供高水

2025-07-20 1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