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知名博主爆料:汽车行业存在“小订过万”造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4 06:54:00    

日前,国内汽车博主吴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爆料汽车行业存在“小订过万”数据造假现象。

吴佩称,有广告公司在新车发布会前几个月就开始策划“小订过万”数据,一是让消费者觉得是爆款,二是哄领导开心。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隔不了几个月就交付了,几个月之后进入平销期(平稳销售期),都藏不住的!

图片来源:吴佩个人微博

吴佩这段话直接揭开了汽车营销领域一个“公开的秘密”,即“小订过万”数据造假产业链。

什么是小订数据造假?

在汽车行业,“小订”和“大订”有着本质区别。“小定”又称预付款,一般在购车时,消费者向经销商支付一定数额的钱款,作为购车的诚意金用户。小定金额较小,一般在几千元人民币左右。消费者可以随时反悔,申请退款。事实上,对车企来说,“小定”数据是一个重要的营销工具,说服力并不强,“小定”数据用于向市场和投资者展示产品受欢迎程度,但其中含有大量“水分”,而转化率并不确定。

图片来源:不同汽车品牌的小订海报

而“大定”则意味着消费者与车企签订了正式购车合同,启动了车辆的生产和准备流程,支付较高且通常不可退的定金,并确定车辆的所有配置细节。车企常将“小定”数据用于宣传,展示市场对新车的初步热情。但由于“小定”不等于最终成交,其实际转化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数据背后往往包含较多“虚量”。

实际上,策划这种订单数量造假的事情,在最近一两年时间里,在国内的汽车行业中,算得上是公开的秘密了。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数据造假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广告公司会提前好几个月为汽车厂家设计"小订过万"的营销方案。这些方案不仅包括做假的订单数据,还得组织水军在网上造势,连跟用户说的营销话术都得提前编好。这种有组织、有预谋的造假行为,使得表面光鲜的数据严重脱离了真实的市场需求。而这条灰色产业链也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车企为何要参与数据造假?

在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新车发布时的“预售战绩”成为营销战的重要一环。 “小时破万”、“首日破两万”等捷报频传,形成了一种浮夸的风气。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车型,为了满足高层对销量的期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倾向于采用这种不正当手段。

但是假的终究真不了。 新车发布后三五个月进入交付期,真实销量便会暴露无遗。这种造假行为不仅会让车企误判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导致车辆积压库存;更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信任。

从法律层面来看,“小订过万”数据造假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广告公司故意制造假订单,明显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中“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法律专家指出,如果广告公司故意制造虚假订单数据,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中关于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旦被查实,相关企业不仅要面临高额的赔偿,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急需重建行业信任

吴佩强调,他的爆料并非针对特定品牌或企业,而是对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提出警示。他希望帮助媒体和消费者在海量真假难辨的信息中迷失方向。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车企更应注重诚信经营,以真实、透明的数据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衡量车企销量的真正标准应该是“大定”数据,而不是那堆可能是“水军下单”的小定。

虚假的小订数据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汽车行业的浮躁与短视。谎言可以制造短暂的繁荣,但只有真相才能构建长久的发展。中国汽车行业还要继续在营销的“怪圈”里越陷越深吗?市场竞争越激烈,越能考验一个品牌的真正实力。或许此次“小订作假”行为被曝光、被热议,正预示着那些只会玩虚的、玩花的企业,终将会被市场“筛选”。

来源:电车志 都市快报

相关文章

知名博主爆料:汽车行业存在“小订过万”造假

日前,国内汽车博主吴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爆料汽车行业存在“小订过万”数据造假现象。吴佩称,有广告公司在新车发布会前几个月就开始策划“小订过万”数据,一是让消费者觉得是爆款,二是哄领导开心。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隔不了几个月就交付了,几个月之后进入平销期(平稳销售期),都藏不住的!图片来源:吴佩个

2025-09-04 06:54:00

迈胜:填补国内运动专业营养的空白

据了解,中国运动健身人群规模已突破6亿。如何在庞大的运动市场中找到新增长点,成为众多品牌的共同课题。作为国内首个定位“专业运动营养”的本土品牌,迈胜以超300%的业绩增速交出亮眼答卷:既在跑者和健身人群中建立了专业心智,又在多个细分品类拔得头筹。通过战略第二曲线的精准切入、全场景产品矩阵的持续完善,

2025-09-01 18:47:00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泉州旧国标车热销,新车10月上市

9月1日起,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正式落地。新国标在防火阻燃、防范非法改装等安全性能维度提出更高要求,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全链条形成系统性影响。近日,记者走访泉州市区多家电动车门店,探究市场动态与各方关切。□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傅恒 王柏峰 文/图01

2025-08-27 10:17:00

“25元上门”变2410元!独居女生深夜遭遇天价开锁:这些套路,你可能也躲不掉!

深夜,一个“95后”女孩站在出租屋门前,手里的钥匙不见了。 8月16日晚11点,独居的小慧(化名)刚加完班,发现忘带钥匙。她打开手机,在平台上找到一家“老上海开锁换锁服务中心”,页面显示“全市上门夜间开锁”仅需25元。她没注意到,这25元只是“预约费”——真正的“坑”,才刚刚开始。“锁打不开,只能强

2025-08-26 11:52:00

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关于选购安全卫生用品的消费提示

为帮助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科学选购卫生用品,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 卫生用品消费提示。认清风险:这些“健康陷阱”要警惕01“翻新”黑产危害大非法回收、清洗、包装使用过的卫生用品是严重违法行为,此类产品携带大量病菌,易传播传染病,直接危害健康,必须坚决抵制。 02假冒伪劣与以次充好使用劣质原料(如不

2025-08-25 15:01:00

智能网联汽车监管新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哪些举措备受关注?

来源:中国之声如今,智能驾驶功能几乎成了很多新能源汽车的“标配”,然而在现实中,不少车企在宣传时却玩起了“文字游戏”,刻意模糊“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两者的界限,让消费者误以为可以放开双手驾驶车辆,但事实并非如此。而除了“随意设计营销话术”之外,有的车企还曾通过OTA,也就是远程在线升级方式擅自修

2025-08-20 07:07:00

网红品牌道歉:下架,删除

近日,知名脱毛仪品牌Ulike推出的买脱毛仪送猫的营销活动引发质疑。据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图片,Ulike在其官方旗舰店称,用户购买脱毛仪可以免费抽猫咪,中奖后用户可以再获得一年的猫粮。但该活动被质疑利用动物营销,或未真正关注动物福利。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营销活动外,Ulike今年7月在官方账号发起

2025-08-19 15:52:00

武汉汽车置换更新政策将于8月19日暂停实施

观点网讯:8月18日,武汉市商务局发布公告调整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汽车置换更新政策将于2025年8月19日24时起暂停实施。政策暂停后,消费者需在8月19日前购买新车,并于8月31日前完成新车注册和旧车转让登记,通过湖北省汽车置换更新服务平台提交补贴申请材料,逾期将不予受理。已提交申请者需在

2025-08-18 0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