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慈寺》:他请陀翁说四川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19:25:00    

《大慈寺》以陀翁的这部经典作品为蓝本,选取其中一条情节支线,探讨人生的罪与罚问题。这一次他请陀翁说四川话,将话剧的故事背景设置在1930年前后的成都,将原著中关于人性幽微与救赎的灵光碎片,植入成都的街巷肌理,以锦江波涛为叙事底色,用盖碗茶的袅袅热气蒸腾出善恶的道德浓雾。

小说家何大草,1962年生于成都少城,从1994年写完自己的第一篇历史小说开始,他持续写作了30多年,出版了《春山:王维的盛唐与寂灭》《金桃:吴道子,他的世代与风尚》《夜行者:从荆轲到铸剑》《隐武者》《拳》等众多优秀的小说作品。

内容简介

《大慈寺》是一部由何大草创作,令人耳目一新的话剧小说。故事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为蓝本,选取其中一条情节支线,探讨人生的罪与罚问题。作者将背景设置在1930年前后的成都,引入四川方言成分,塑造了一个爱情与荣誉,杀人与赎罪,慈善与惩罚的道德故事。

多年之前,副官李还珠救下了巴蜀富贾朱福田。一来二去,两人结成了忘年之交,李还珠更是成了朱家的常客、贵客,并对朱福田的掌上明珠,女儿朱珠暗生情愫。而他并不知道,朱珠的心早已另有所属——她的表哥陈宝宸 。一场误会,两记耳光。自尊的受辱令两个年轻人卷入了一场生死决斗。但是就在决斗前夜,李还珠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倍感意外的选择。而他的举动,也将再次改变朱福田的命运……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曾有改编这个小故事的愿望,最终没能跨出迈向戏剧的一步,何大草的创作,也是一百多年后的一种回响。

成都“屋顶上的樱园”主理人熊燕回忆道:

2020年5 月的一个晚上,天气炎热,我们在屋顶上的樱园喝茶。何老师说,他想改编《卡拉马佐夫兄弟》。我说,很好啊,期待。

事后回想,对我来说,这是个惊喜,但并不意外。在那之前,我们在写作工坊的课堂上听何老师讲过他读的剧本。中学时读过两遍《雷雨》,虽然后来再难找到那种“听惊雷,淋暴雨”的感觉 ,他读话剧剧本的爱好却保持下来。他最喜欢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复读过很多次。

对于一位以写作为天命的写作者来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只是好奇,《卡拉马佐夫兄弟》,要怎么改?

据说,何老师当晚回家,在一个巴掌大的纸质笔记本上,写下了话剧的大纲,取名《大慈寺》。大慈寺周边在唐代就是成都商业繁华地带。这些年太古里兴起,古寺繁荣再现……

新书出版后,在成都“屋顶上的樱园”和纽约的重音社书店,读者们举办了《大慈寺》的共读会和剧本朗读会,重音社的主理人钟娜也和何大草连线做了一场隔空对话,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曾有改编这个小故事的愿望,最终没能跨出迈向戏剧的一步,何大草的创作,也是一百多年后的一种回响……

隔空对话《大慈寺》

成都:屋顶上的樱园-纽约:重音社书店

2025.7.29

钟娜:剧本是一个很独特的体裁。有的人写剧本是为了让它能在舞台上演出,有的人写剧本,能在纸上与读者相遇就完成了心愿。何大草老师写剧本时,对它的最终呈现形式是如何设想的呢?

何大草:我是念高中时,从阅读剧本《于无声处》《雷雨》而爱上话剧的。感觉它们比文革中的样板戏、比当时流行的伤痕小说都好看。很多年之后,当我写《大慈寺》时,自然希望它最终能够在舞台上演出,但即使没有,也能单独成为可读性强的好故事。莎士比亚的剧本、契诃夫的剧本,肯定是伟大的、卓越的,但它们可能是专为演出而写的,实话说,读起来不是很带劲。但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我就读过好多遍,它们比精彩的小说还精彩。譬如在文本上,写到舞台场景,莎剧只有寥寥数字提示。而威廉斯则用简洁而传神的描述,就制造出了强烈的氛围感,让读者如临其境,与人物共鸣共情。

我还看过分别由马龙·白兰度、费雯丽和保罗·纽曼、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同名电影(近似于舞台剧),也非常棒。我理想中的剧本,就应该是这样吧。

钟娜:前不久才共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对其中佐西马长老的故事印象犹新。读《大慈寺》时, 大脑会不自觉地将两个文本进行对照,看看哪个剧中哪个人物是以小说中哪个人物为原型,哪些情节在改编过程中保留下来,哪些进行了演绎和变化。创作这个剧本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是否会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增删哪些人物,或根据情节安排决定好哪些人物的命运走向?改编过程中是否会经历一些类似译者的“戴着镣铐跳舞”的感受?

何大草:我第一次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就被佐西马长老的这个早年故事吸引了,或者说震惊了。同时很惊讶,我所见到的所有关于《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论文、评论、读后感,却几乎都没有谈到这个故事。这些年,约瑟夫·弗兰克的五大卷巨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陆续翻译出版,每出一本,我都买来读了。2020年4月,读到第五卷《文学的巅峰》,书中有一段话,说陀翁曾想自己把这个故事改编为剧本,但没能得偿所愿。这个时刻,我升起一个念头,要自己来试试。后来讲给经纪人燕总听,她也给我肯定和鼓励。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我反复阅读原作,构思、否定、再构思,做了若干笔记。然后,才坐下来写作。这个写作的过程,和翻译家“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可能是恰好相反的。翻译家必须忠实于原作,即便原作在结构上、情节上、细节上有不足,也会照着它翻译出来。但我在忠实原作的同时,也会去背叛它,再创作。譬如,我把这个故事中的两个故事,合二为一了,让原作中“神秘的客人”成了被求婚的小姐的父亲,用一条情节线贯穿下来。删去了原作中篇幅很长的议论、独白、说教,只让故事和人物浮出水面,构成谜语的谜面,让读者、观众去写出自己心中的谜底。在人物刻画上,原作中的好几个配角都写得潦草了些,譬如勤务兵阿法纳西,有点像个工具人。我把他改写成范二娃时,增加了许多他的故事和台词,使他成为一个话痨,喋喋不休,又能推动情节和活跃气氛,很能表现四川方言的特色。可以说,《大慈寺》一半的方言趣味,都是范二娃撑起的。范二娃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中国化、民国化、四川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钟娜:戏剧的一大特点是只有“现在时”,人物前传、心理活动只能通过讲述和动作传达。把佐西马长老的自述转化成“现在时”的戏剧时,有遇到什么挑战吗?

何大草:的确很有挑战性,尤其是讲述人物前传,或者说人物在讲述往事时,挑战就格外大。我的做法是,要把事情讲清楚,讲准确,但一定要避免让人物一个人独白,要形成对手戏,有问有答、有攻有防,这样才好看,才精彩,避免成为枯燥的独白、为讲述而讲述。细读《欲望号街车》,它给了我许多启发,就是一个人的台词量可以达到多大的篇幅,而不让读者(观众)感觉到乏味。譬如在第六场中,布兰琪向米奇讲述她从前的婚姻悲剧,台词很长,但吸引力也很强。

钟娜:历史背景在这个故事中隐入舞台后部。对不熟悉民国历史的朋友,能不能简单讲讲李还珠等人 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成都正在发生什么样的社会变革?

何大草:我把故事放到民国,把时间推远,和当下拉开距离,是为了争取到更大的创作自由和想象空间。袁庭栋先生在他撰写的《成都街巷志》中写道,辛亥革命后,四川成为全国军阀混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损失最大的省份,从1913年到1933年间,大小战事470多次,在成都发生的围城之战与巷战共有20多次。《大慈寺》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成都,军阀混战结束了,抗日战争还没有爆发,虽然称不上太平盛世,但社会相对稳定,市民生活比较多姿多彩,古老的城墙、街道、寺院,参天的古树,数不尽的茶馆、酒馆,还有间杂其中的西洋风格的教堂、公馆,色彩斑斓,烟火气十足,生动呈现出成都人享受生活、乐天知命的“主旋律”。种种这些,都构成了《大慈寺》故事的舞台,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它的戏剧性、观赏性和氛围感。

钟娜:为什么会设计“半边黑”这个人物,并且让他最后以这种形式返场?

何大草:我小时候喜欢听的龙门阵中,经常会出现半边黑这种人物,桀骜不驯,很有力量,善恶难分,亦正亦邪,其人生的起承转合也很有戏剧性。这种人物,对我很有吸引力。在《大慈寺》中写一个半边黑,既算了了一个心愿,也让他把朱福田和李还珠的人生连接了起来。他的扮相、穿着,也受到了川剧变脸的启发,强调视觉的冲击感,强化戏剧性。让半边黑贯穿《大慈寺》始终,也是要刻画出人的多面性,人性的流动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佛。借用《百年孤独》中吉普赛人的一句话,略微改动,就是:任何人都有佛性,一切在于如何将它唤醒。

钟娜:在你心中,陈宝宸代表了哪一类人?

何大草:陈宝宸自卑、自负,刻苦、上进,敏感、脆弱,有点像民国时代、城市中长大的凤凰男。他寄人篱下,对姑父、姑母、表妹,是巴结的、讨好的,活得小心翼翼;当然,也有发自内心的体贴和细腻。但在对李还珠的嫉妒、愤怒中,他也敢于置苦心得来的地位、利益于不顾,甚至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也要为自己找到尊严,并誓死捍卫。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展现出了可敬的一面。但,他始终难以让人感觉到可爱。因为,他的价值观是单一的、直线的,他对人性的理解也是简单的。他不坏,但他的善是有限的、有条件的,是有分别心的。他也有佛性,但直到剧终,他的佛性都还有一大半在沉睡。

钟娜:对《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来说,基督教是其信仰的主要基石,关于“为何要行善”“何以为人”“何为原谅、救赎、爱”等核心概念的讨论,都围绕“上帝是否存在”这个核心问题而展开。在重音社上个月的共读中,我们聊到了俄国人与中国人不同的信仰架构和价值体系。有群友引用辜鸿铭先生对中国人善恶观的一个理解,说,中国人的善是未经思辨的,还没有从孩童的心灵状态中完全走出。在将故事改编为一个中国的、四川的故事时,你是如何构思人物精神力量的来处的呢?

何大草: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东正教是崇高而又严厉的。托尔斯泰自认为是虔诚、正宗的基督徒,却因为出言不逊,触犯了传统教规,惨遭革除教籍。据说,至今他的后人还在为恢复他的教籍而努力,但尚未成功。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甚至比托尔斯泰更狂热,他的小说,宗教感弥漫于每一个细节。相比起来,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就淡多了。但,没有宗教信仰,并不等于没有信仰。辜鸿铭先生的话(如果他确实说过),说得很生动,也很俏皮,但也很不准确。所谓善,说朴素一点,就是同情心。在孔子心中,象征贵族生活的马匹,就远没有一个卑微马夫的命重要。孔子讲仁,孟子讲义,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而且与道教的顺天应命、佛教的慈悲心相互交融,成为中国人用以规范、丈量自己精神世界的“日常化宗教”。中国人通常不提“上帝”,但会说“天”,所谓“人在做、天在看”,承认在人的头顶,有一个绝对的存在。写《大慈寺》,就是揭示日常中的同情、敬畏、宽恕和自我救赎。

钟娜:接着上一个问题,在《大慈寺》中出现了不止一种根植于中国民间的价值体系,比如“佛祖保佑”“天谴”“因果报应”“侠义”。你认为支撑这些说法的精神框架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塑造了李还珠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人生抉择?

何大草:支撑这个精神框架的,大约有这几根柱子:读书人的著书立说,开馆讲学,通俗小说的流传,说书艺人的传播,茶馆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人们自幼随长辈进庙子烧香磕头等等。对于识字不多、甚或不识字的老百姓来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是他们的《论语》《孟子》,忠义高于忠君,情义高于权谋。在《水浒传》中,忠君是一场悲剧,但义结金兰的兄弟至死不会彼此背叛。在《三国演义》中,最动人的情义发生在对手曹操和关羽之间,他们可以置江山霸图或生命于不顾,给对方以尊严,或留一条生路。这些,对出身于底层军官世家,并在强悍的街头斗殴中长大的李还珠有直接的影响。而他哥哥的虔心向佛,他母亲和保姆之间超越主仆的姐妹情谊,也在他的成长中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刚强、善良、清白,成为他恪守的做人原则。他应该没认真读过孔孟,但他的人生抉择,却做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钟娜:故事的最后,李还珠和范二娃的结局是半开放的,与佐西马长老的人生路径并不相同。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

何大草:在陀翁的原著中,佐西马长老的早年经历是由他本人在暮年时回顾的,都是“过去时”。长老的身份,是确定的,他已修炼成为神职人员中的圣者。而在《大慈寺》中,则改为了“现在时”,大致相当于第三人称视角的小说,大幕落下之时,李还珠的归宿仍具有不确定性。两记耳光促成了他的顿悟,唤醒了他的佛性,然而他的余生,依然可以有多样的选择。当“出家人”,成为佐西马长老那样的大和尚,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他也可以做一个“在家和尚”,在日常中渡人渡己,也享受人间烟火的温度。总而言之,他是年轻人,他值得去体会更多的悲欢离合。

作者 / 何安安

编辑 /李阳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文章

《大慈寺》:他请陀翁说四川话

《大慈寺》以陀翁的这部经典作品为蓝本,选取其中一条情节支线,探讨人生的罪与罚问题。这一次他请陀翁说四川话,将话剧的故事背景设置在1930年前后的成都,将原著中关于人性幽微与救赎的灵光碎片,植入成都的街巷肌理,以锦江波涛为叙事底色,用盖碗茶的袅袅热气蒸腾出善恶的道德浓雾。小说家何大草,1962年生于成

2025-08-23 19:25:00

50升油箱被加了67.96升汽油?成都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

8月21日,针对网络关注“有车主反映50升油箱被加了67.96升汽油”一事,成都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涉事加油站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销售分公司高新天山加油站,位于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涉事加油枪为06#加油枪,2025年8月9日事发当天工作人员对加油枪进行了封存,至今仍处于

2025-08-21 14:41:00

免费报名!成都高新区图书馆活动来了→

一、从高新到世界English Corner: Would You Let AI Know You Better Than Your Best Friend or Partner本期,让我们跟随嘉宾的脚步,一起讨论“Would You Let AI Know You Better Than Your

2025-08-20 14:54:00

成都世运会|音乐为媒,“中华体育精神颂”走进成都

新华社成都8月15日电(记者刘祯)14日晚,“中华体育精神颂丨成都世运会站 ‘乐动中华’音乐中的体育故事”主题活动在四川成都东郊记忆园区精彩上演。活动以音乐为媒,向中华体育精神致敬,为正在进行的成都世运会营造热烈氛围。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角到乒乓外交的佳话;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25-08-15 14:46:00

“要真实地关心人类!”郑陆心源工作坊对话20强导演丨山海训练营

“小细节可以让观众更靠近每个角色。”“尽量避免功能性角色,要真实地关心人类。”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25山海计划之山海训练营正在广州花都中旅·九龙湖·阿那亚举行。在7月12日举行的工作坊上,导师郑陆心源与卢锌浩、段芹梅、石雨泽、黄芷莹四位20强导演进行了“1V1”对谈,就各自的项目和剧本提出针

2025-07-12 18:01:00

今日辟谣(2025年6月30日)

2025年6月30日谣 言 贵州榕江洪灾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联?真相:近日,网民朱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贵州榕江洪灾视频,并配文“榕江县洪灾目前为止已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联”。经警方调查,该信息为虚假信息,系朱某为博取流量、吸引关注,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捏造的。目前,朱某因故意散布不实信息,构成治安违法

2025-07-01 08:39:00

2025成都“三城三都”突出贡献企业十强名单 倍益康上榜

自2017年启动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后,成都正用一座城市的热情与智慧,深刻把握国际文化发展态势和世界城市发展趋势,诠释“少必入川”的新潮流,让世界看到既有故事、又有活力的城市新范本。6月17日,由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成都广播影视集团

2025-06-26 00:04:00

(宁棠沈夜寻)在遗忘里打捞你每日分享全文+后续

《在遗忘里打捞你每日分享》是大家非常喜欢的玄幻科幻小说,作者是有名的网络作者宁棠,主角是宁棠沈夜寻,小说描绘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内容主要讲述了:可当危险真正来临时,他拼命护住的却是宁夏姝。等宁棠一瘸一拐地走到医院时,她正好在电梯处撞见沈夜寻。他看着宁棠小腿处的伤口,面上满是焦急,“棠棠,你怎

2025-06-25 20: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