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铁牛耕地”到“智牛耕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3:03:00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记者 李邦军 通讯员 王太新


滁州355座育秧工厂构成智慧农业矩阵,2.6万台插秧机编织智能作业网络——
从“铁牛耕地”到“智牛耕云”

近日,滁州市来安县施官镇皖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场院里,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正大秀自动驾驶绝活。在这场由农机推广部门和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手打造的智能农机展示活动中,十余款农机新装备首度集结亮相,让种植大户们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给插秧机装上北斗导航系统,就像给‘铁牛’装上了智慧大脑。”琅琊区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俊拍着身旁的“变形金刚”介绍。这台经过智能化改造的插秧机,作业轨迹误差不超过2.5厘米。

让种粮大户们惊叹的是,原本需要两人配合的插秧作业,现在只需在触控屏上画出“棋盘格”,农机便自动往返插秧,机手能腾出手专注上秧盘,一人就能完成过去两个人的工作量。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台农机的“三合一”绝活。张俊指着机身上一处尤为显眼的精密模块说:“过去施肥、插秧、除草这三道工序要分开做,现在通过加装侧深施肥和同步精准施药装置,一次就可完成三道作业,亩均工时费直降30元以上。”张俊现场算起经济账:按合作社3000亩作业面积计算,单季就能省下近10万元。

在智能农机展区,一台全自动育秧码盘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来安县皖苏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贾兴柱,自豪地介绍这台由合作社自主研发的工厂化育秧自动码盘机:“这款设备功能强大,价格仅为市场同类机型的一半,现已开始定制生产。”

贾兴柱进一步解释道:“传统育秧码盘工序需要13名工人接力完成,而这台机器仅需3人操作,即可实现每小时1200盘的产能,生产效率提升整整300%。从繁琐的人工接力到3人轻松掌控,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生产力的飞跃。”

春耕生产的关键节点,这场“干货满满”的农机展示恰似一场“及时雨”,给种粮大户们带来新思路。大户们感慨:“如今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用人难、用人贵成了种田的一大困扰。这次活动给了我们启发,未来种田的出路在机器减人,甚至是机器换人。回去后我们也要这么干,用科技赋能把人工减下来,把效益提上去。”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滁州市农业生产正经历脱胎换骨的“质变”。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该市355座育秧工厂构成智慧农业矩阵,2.6万台插秧机编织起智能作业网络。2024年,滁州粮食总产突破96.76亿斤,同比增长1.4%。其中,琅琊区“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通过“北斗导航+精准变量”技术套餐让药肥使用量减少15%、单产逆势上扬8%。这种“一减一增”的化学反应,正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注脚。

“让农机成为会思考的执行者,让每个作业环节更智能、高效、绿色。”滁州市农机推广站站长胡月宝话语间透着坚定,“皖东粮仓的未来,正从‘铁牛耕地’走向‘智牛耕云’,从‘看天吃饭’迈向‘算力种田’。”胡月宝也坦言,当前仍面临机械化覆盖率不均衡、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等问题亟待破解。在这场智慧农业的接力赛中,期待更多拥有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的“兴农人”涌现,与农业及相关部门携手探索,带领更多农户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用科技之笔,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新时代的金色答卷。


编 汤 宁

初审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图片
点分享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花湖国际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增至40条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柳、李朝霞、张灿)4月29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发布会第四场,解读《关于实施枢纽提能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的行动方案》。武汉海关副关长、党委委员刘天竹介绍,武汉海关支持花湖国际机场拓展“空空中转”航空网络,依托物流可视化

2025-04-29 17:12:00

国家卫健委:职业病目录新增两个类别 加强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

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基数决定了职业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当前传统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依然繁重,新的职业健康损害也亟待防治与控制。4月28日,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噪声超标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矿山、机械制造等行业风险较高。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的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小微企业职业

2025-04-28 20:24:00

包银高铁最新进展

4月22日,在包银高铁包头至白彦花西段精测精调精捣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与指挥口令交织,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工务机械捣固车进行轨道精捣包头工务段包头高铁线路车间副主任齐延飞手持对讲机指挥着作业,作业人员操作各种机械,确保精调精捣作业环环相扣、高效推进。这场关乎高铁安全与品质的“最后冲刺”,正以

2025-04-27 15:46:00

河北秦皇岛:科技赋能春小麦 开启农业新篇章

近年来,在科技的赋能下,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传统春小麦种植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通过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一幅现代化的农业新风景正在广袤的田野上徐徐铺展开来。时下,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茶棚乡近3000亩小麦进入拔节期,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摇曳,仿佛给田野铺上了绿色的地毯。现在种植户正在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打药作业

2025-04-27 10:12:00

行神州 “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采风活动首站开启

中国网4月26日讯(记者 唢龙阁)行神州 “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活动在厦门市和漳州市开展调研实践,聚焦红色基因传承、新质生产力以及乡村振兴等主题,主播们实地探访,用镜头传播优质内容。24日首站,共走访五地:·厦门首家独角兽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研发技术人才超1100人,是全球锂离子储能电

2025-04-26 18:03:00

春意浓,农事兴 多地春耕春播有序进行中

春播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东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面积四分之一以上,这两天,东北春播全面展开,快速推进。在内蒙古达拉特旗侯家营子农场,记者看到春播的玉米地里,一个个大小相等的水球印记正排列在一条条直线上,这些小水球印记底下正是滴灌带的小孔。中化农业内蒙古区域工作人员 张永丰:滴灌带的这个位置两

2025-04-26 01:24:00

作业难度再升级,徒手搭鸟窝!杭州妈妈直呼:太费妈了吧

升学宝这两天,杭州90后宝妈小张,又完成了一个“巨制”——全天然、纯手工搭建的鸟窝,把闺蜜都给惊呆了!小张自从升级当妈之后,变身六边形战士,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儿园,手工作业都是小张陪儿子松松一起完成的,从最初的书签、海报、工艺品,一路升级打怪,这不,小小鸟窝,拿下!据了解,家长群里为了这个鸟窝也是炸开

2025-04-23 09:33:00

中欧班列中通道今年开行突破1000列

昨天(4月19日)下午,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缓缓启程,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向欧洲。这是今年以来通过中欧班列中通道(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的第1000列中欧班列。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地处中蒙俄经济走廊核心,是中欧班列“中通道”唯一进出境铁路口岸。现有运营线路72条,辐射国内24个省区60余座城

2025-04-20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