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以“三个坚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2025-05-01 18:05: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6:51:00
红网时刻新闻5月1日讯(通讯员 李水华 杨子瑶 李林山 张明煜 宁慧琳)4月28日晚,由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大学生记者团组建的青山公益绿氧行动队精心策划的“塑料新生代”主题交流会,吸引了来自各二级学院的1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现场座无虚席,互动氛围持续高涨。
青年讲师进行减塑知识宣讲。
活动伊始,青山公益绿氧行动队队长廖紫娴致欢迎辞。她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实践,不仅是一次环保知识的科普,更是一场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旨在通过互动体验、知识科普等创新形式,切实提升师生环保意识,推动形成“人人减塑、处处环保”的校园新风尚。青年讲师苏彦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了活动流程与规则,并抛出“什么是塑料”的思考题,引导现场互动讨论,随后系统阐述了塑料作为柔韧性和可塑性良好的高分子材料,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带来便利,但也引发了严峻的环境问题。
知识竞赛环节将活动推向第一个高潮。组织者精心设计的20道环保知识题涵盖塑料污染现状、国家政策和回收技术等内容。当主持人问到“我国日均塑料袋消耗量”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肖宇杰迅速抢答:“约30亿个!相当于每分钟使用200万个!”现场随即响起热烈掌声。竞赛中穿插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分钟就有相当于一辆垃圾车的塑料被倒入海洋,这些直观的数字让在场师生深受震撼。
互动环节。
最具创意的“我们有话说”环节掀起活动高潮,现场通过随机组建的10支跨学院学生团队展开沉浸式角色扮演比拼。各团队创新采用“双盲互动”模式,一方扮演深受塑料污染之苦的自然界代表——包括被塑料环勒变形的海龟、体内充满微塑料的鲸鱼、因垃圾堆积而“窒息”的土壤等;另一方则作为人类代表进行即时回应,用行为艺术演绎了“大地母亲的控诉”,震撼的视觉效果令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动容。表演结束后,校团委相关负责人点评道:“同学们用艺术形式传递环保理念,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值得推广。”
在庄重的“绿色承诺”仪式上,与会师生纷纷在特制环保明信片上写下个人减塑计划。“每周至少3天自带水杯”“拒绝外卖一次性餐具”“成立寝室塑料回收小组”等承诺展现了师生的环保决心。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了《塑料新生代开放式问卷》,为探索校园减塑行动的有效路径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数据,有助于推动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据悉,本次活动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青山公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的重点示范活动。该项目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美团青山计划共同发起。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作为入选的第三期执行团队,将通过开展实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绿色低碳实践参与等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025-05-01 18:05:00
2025-05-01 18:05:00
2025-05-01 16:51:00
2025-04-27 20:07:00
2025-04-24 22:33:00
2025-04-24 17:22:00
2025-04-24 13:36:00
2025-04-22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