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来了,徐汇机器人亮相稳定奔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8:24:00    

今天(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开跑,近20支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赛队参赛。赛事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相较于实验室中的短距离测试,此次比赛对参赛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适应性及续航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堪称一场大型的“极限压力测试”。

来自上海徐汇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明星企业青心意创携自主研发的Orca I人形机器人亮相赛场。Orca I此次参赛目标并非以奔跑竞技为主,而是将其视为一次“压力测试”——通过短时间迭代优化运动性能,并在标准化、公开公正的场景中验证技术的可靠性。

徐汇区相关产业负责人说,此次青心意创在马拉松赛场与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同台竞技,是中国科创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展现了上海科创企业奋力拼搏、争当上游的风采。徐汇区将继续大力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发挥平台优势,涌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的技术、项目和创新企业,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更多“核爆点”。

给机器人“穿上”设计防滑鞋垫

Orca Ⅰ在此次比赛过程中无故障、无摔倒,并在期间快速完成1次换电,用时仅2分钟,这是Orca I自对外公开亮相以来,第一次在实地上成功完成较长距离奔跑。

事实上,为响应赛事号召,团队在一个月内对机器人进行了针对性训练,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奔跑算法的稳定性与续航能力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在硬件方面,通过精简外壳结构、优化局部组件,硬件团队针对整机进行轻量化处理,实现整机减重4斤有余,以降低耗电、延长续航时间。在算法层面,技术团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快速迭代与测试,让机器人在稳定状态下实现变速、转向等动态行为。除此之外,为了增强与地面的摩擦力,提升奔跑稳定性,团队专门给Orca I“穿上”设计防滑鞋垫,以增强抓地力与抗冲击性能,确保户外复杂路面的稳定奔跑。

归功于赛前的训练与严密筹备,Orca I在正式比赛过程中实现稳定奔跑,全程无故障、无摔倒,以流畅的拟人步态和稳定的运动性能惊艳全场,展现了企业的深厚技术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Orca Ⅰ在终点展演环节仍成为全场焦点。其标志性的“水滴”面部设计配合全身关节联动控制,生动演绎了挥手、握手、热情问候等交互动作,吸引大量观众与媒体的驻足互动。这一场景恰如其分地展现了Orca系列的核心竞争力——以拟人化设计与多模态交互能力,无缝融入生活化场景。

打造国际首个人形机器人“生态矩阵”

青心意创由剑桥归国团队创立,其核心产品Orca I是全球少数能实现“拟人直膝”行走的机器人之一。不同于传统机器人僵硬的关节运动,Orca I可完成爬坡、原地转圈、跌倒自主恢复等高难度动作,动作流畅度接近人类。

创立伊始,青心意创团队就入驻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AI公园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在孵化器的支持下,从最初的4人扩展至三四十人规模,并迅速实现技术突破,技术迭代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完成新一轮融资、对接多笔技术商业化订单、开展产学研合作、基石科学家一对一指导、参与全球开发者大会、工博会等顶级论坛展会……青心意创在徐汇成长的短短一年多,已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全球舞台的快速成长。

青心意创生于徐汇、长于徐汇。青心意创企业负责人说,徐汇区科创环境、产业生态、营商服务等各方面优势显著,更有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带来的技术革新和算法优化助力。近年来,徐汇区高质量孵化器建设领跑全市,科创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持续集聚,为孵育前沿科技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沃土。

一方面,徐汇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底蕴深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与具身智能等前沿产业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更以充沛的算力资源优势和充足的人才支持为相关科技企业深度赋能。2024年,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产值近千亿元,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落地大模型企业370余家,实验室“书生通用大模型”、商汤科技“日日新大模型”、阶跃星辰“Step系列”、稀宇科技“MiniMax-abab”等四家上海基础模型均诞生在徐汇,目前已备案大模型达39个,市级占比约59%。

另一方面,徐汇成果转化、高质量孵化等环节高效协同,助力创新种子快速生根发芽。以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依托,挖掘高校院所优质成果项目,推动技术、项目、初创企业与孵化器、社会资本、产业资源开展深度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与落地。同时,大力布局高质量孵化器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孵化器体系,在全区六个科创街区中布局区级高质量孵化器20家,投入使用面积11.3万平方米,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模速空间、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已入选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占全市总量的1/4。

孵育青心意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就是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之一。孵化器聚焦人形机器人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关键共性技术,依托基石科学家为核心研发生态,汇聚本土头部企业为产业应用生态,打造国际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赛道的“生态矩阵”。当前,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技术仍处于“你追我赶”阶段,上海凭借孵化器的生态优势,相关技术研究已跻身全国领先阵营。

此外,徐汇区在政策端也不断发力,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科创街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高质量孵化器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产业政策,在技术创新、算力资源、语料数据、场景应用、融资服务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产学研对接、开放应用场景、人才培养和引入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科研土壤。

相关文章

上海高中生出征机器人世界杯,火花学院点燃学生AI梦想

这个暑假,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卢高”)学生郑思诚、刘郡洁和葛子砚格外忙碌——这个月,他们作为上海学生的代表,奔赴2025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这是目前国际上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机器人赛事。三个普通的高中生,何以站在世界级的机器人比赛场上?他们中,有人在进入高中前甚

2025-07-28 06:04:00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强劲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沈阳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目标,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取得积极进展。企业创新引领突破 重大项目支撑跃升

2025-07-26 09:26:00

驿城区:科技创新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全媒体记者 朱雨近年来,驿城区锚定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鼓励成果转化、培育优质企业等举措,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勾勒出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7月24日,在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自动化机械臂精准作业,配料、涂布、制片等

2025-07-25 15:27:00

让“好房子”遇见“好服务”济南创新出台住宅小区“好服务”标准指引

为推动“好房子”实施“好服务”,大力提高物业服务水平,近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6部门联合下发《济南市住宅小区“好服务”标准指引》,从服务保障、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三方面对如何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发展做了明确和规定。比较原有的济南市“物业服务等级标准”,《标准指引》在保留、优化原有物业服务标准的同时

2025-07-24 10:49:00

临沂费县:构建商会品牌矩阵 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临沂客户端讯盛夏时节,费县涌动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从红色文化到乡村振兴再到木业蝶变,费县工商联以“四好”商会建设为抓手,以企业需求为锚点,融合各商会资源特色优势,开展“一商会一品牌”培育活动,以多元实践书写新时代县域经济的活力答卷。红色文化赋能企业发展“作为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费县丰富的红色资

2025-07-23 02:01:00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查摆问题务求实效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云南昭通、湖南邵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南昭通通过走访调研、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积极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停车难停车乱等问

2025-07-22 10:24:00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经济一线周报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上半年外贸增速达16.5%东莞港务集团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2025年东莞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奖励最高资助100万……一起来回顾一下上周东莞经济新闻吧!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上半年外贸增速达16.5%黄埔海关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市进出口货物总值达7

2025-07-21 08:24:00

旬阳市关口镇 | 金色烤烟黄牛壮 人大代表齐力富民生

在旬阳市关口镇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身着“红马甲”的人大代表。他们或穿梭于千亩烤烟田间,或奔走在兴旺的肉牛养殖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养殖户薛同普看着圈舍内膘肥体壮的牛群感慨:“多亏代表们帮我们对接技术、争取政策,养牛这路子越走越宽了!”代表带头 荒坡变身“金叶

2025-07-17 12: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