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民日报关注!河南夏粮产量将保持总体稳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2 07:24:00    

人民日报 记者 王乐文 方 敏 毕京津

作为农业大省和主要粮食调出省,河南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今春以来,河南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河南夏粮大盘稳不稳?各地如何应对连续旱情?在机收、田间管理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大地麦熟之际,记者在河南多地进行了走访。

夏粮大盘稳不稳?

部分地区有减产,但绝大多数地方实现持平或增产

南阳市唐河县位于河南西南部,平原和低山丘陵地貌皆有。在城郊乡大井村,400多亩小麦已收割完毕。

站在田埂上,振群家庭农场负责人乔振群给记者细算“抗旱账”:“3%的地,上灌溉设备划不来,浇水量不够,有减产;90%的地,浇了两次水,和去年基本持平;7%的地,浇了三次水。天气干燥,小麦没了赤霉病等病虫害,浇水足够的条件下,产量反而增了不少。”

鹤壁市位于河南北部,以平原为主。在河南春晓种业有限公司的制种田里,公司负责人董本波忙得热火朝天:“俺这百亩地,种子好、浇水足、管护也用心,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只要浇够水,现在不怕旱!”采访中,许多农户告诉记者,总体算下来,今夏粮食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灌溉用水如何保障?近年来,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全省农田的78%。建设成熟的高标准农田中,平均每50亩就有一口机井,有水有电,村民刷卡取水,按需浇地。今年虽遭遇严重旱情,但客观上抑制了赤霉病、白粉病等影响小麦产量的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旱情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相对有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巍峰介绍,夏粮减产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山地、丘陵等灌溉困难地区,豫北、豫东、豫南平原等小麦主产区大多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旱情影响并不大,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增产。

“面对旱情发展,省委、省政府多次安排部署,带领全省上下全力抗灾保粮。目前,全省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面积达8464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9.4%。经初步测算,河南今年夏粮产量将保持总体稳定。”孙巍峰说。

如何应对旱情?

维修机井、整治沟渠、开闸引水、做好帮扶

因旱情较重,河南部分丘陵地块出现了因干旱引发土地龟裂等现象,引发关注。

“这些农田以坡地、荒地为主。老百姓舍不得让田荒着,见着空地,就撒把种子,盼个收成。”唐河县副县长方明解释。

记者在唐河县部分村子的坡地走访,发现这些地块的耕种面积都很小,受地质情况影响,不具备打井条件。

“如果通过派饮水车、开水泵、雇人提水等方式组织灌溉,成本太高,许多村民就没再管了。”方明介绍,为了尽可能降低旱情对收成造成的影响,唐河县今夏拨付一定的抗旱资金,在具备开井条件的地区开挖深井,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同时,组织抗旱队,对一些容易取水的地块实施灌溉。5月31日,根据天气情况,唐河县还组织实施了一次人工增雨。

对豫中、豫东、豫北等粮食主产区,河南又是怎么做的呢?

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一处农田,当地村民把抽水机的汲水管插入农田排水沟,不断吸水灌溉。“这两年,我们集中开展农田沟渠连通整治,目前全县90%以上农田沟渠已连通;同时,把符合条件的农田排水渠与引黄灌溉引水渠相连,让排水渠也能灌溉。”民权县委书记王静娴说。

针对农田排水设施易堵塞、不畅通问题,河南从去年开始启动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投资近170亿元,加快打造系统完备、循环通畅、排蓄可控的农村沟渠网络体系。

在信阳市息县农业农村局,不少干部的车里都会放一把铲子。“经常去村里转,要铲土看看墒情。墒情不够了,就得协助村民浇水。”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刚解释。

看着仓库里堆得高高的粮食,种粮大户柳学友笑着说:“多亏县里和乡里的干部督促得紧!水浇得好,麦就打得多!”

今年上半年,息县农业农村局下派6个粮食专家指导组和技术人员共30人分乡包村,针对前期旱情分类施策、科学浇灌,指导抗旱浇麦工作。对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做到能浇尽浇。“可以说,今年的丰收是浇出来的。”采访中,许多村民这样说。

要确保浇得上水,灌溉机井是关键。“今年上半年,我们集中排查115万多眼灌溉机井,及时维修5.6万眼,抗旱浇麦超过1.14亿亩次。”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处长徐高立说。

3月开始,河南组织228处大中型灌区引水19.76亿立方米,全面开展农田机井排查检修,投入各类排灌机械64.3万台;组织党员干部成立抗旱服务队,帮助困难群众抗旱浇灌……河南省财政紧急拨付5000万元抗旱资金,加上之前已经投入的3.86亿元“一喷三防”资金和3000万元赤霉病防控资金,全省财政抗旱保粮总投入达4.66亿元,同时争取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07亿元用于支持各地抗旱浇灌,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坚实支撑。

如何降低损失率?

采取措施,确保机收损失率不超过1%,提升节水灌溉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站在唐河县城郊乡大井村,目之所及处,小麦已收割完毕,只留下短短的麦茬。走近细瞧,麦茬均匀,几乎未见掉落的麦穗。“今年没有来拾麦子的村民了。”北大荒农服集团唐河区域负责人崔勇说,以往机收损失率相对较高,村民习惯来捡拾麦穗。

今夏,为降低粮食损失率,河南强调“多措并举,确保机收损失率不超过1%”。

走进振群家庭农场,乔振群正在擦拭新收割机:“新机器就是不一样,麦子割得又齐又多。”

用好国家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结构调整,河南今年在原有13类报废更新补贴机具基础上,新增12类农机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还上调了部分农机具报废补贴标准。

乔振群还告诉记者,往年怕下雨,农机手总是匆忙抢收,造成不少浪费,今年则不同,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农机手提前参加了培训。“不下雨也有好处,农机手驾驶农机时可以匀速、低速收割,损失率控制得非常低。”乔振群说。

夏收结束,进入夏播。“正常来说,玉米只有80%的出苗率,但今年有了滴灌设备后,出苗率超过了95%。”崔勇指着刚刚播种完的玉米地说,“看全年,应该还是个丰收年!”

据了解,今年底,河南还将完成对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节水灌溉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眼下,河南夏播夏管工作正有序开展。截至6月9日,河南夏播面积已达7661.6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5.1%;其中,粮食作物已播5752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5%。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54岁阿姨考上研究生”,账号被禁言!

近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54岁的她用30年从河南县城考到北京的大学,并晒出手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图片,引发关注。相关帖子该网友称,“从河南县城考到北京大学圈,我用了30年时间,现在在去北京西站的火车上,9月1号开学,提前去学校看看。”其还专门解释大龄考研的意义,“人生本来追求的就

2025-09-08 16:10:00

南阳市唐河县人民法院:电动车在楼道起火 责任谁担?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讯(记者张治中 通讯员 何颖)南阳市唐河县人民法院近日审理一起电动车火灾致伤案,原告王某因楼道内电动车自燃被烧成六级伤残,法院判决四被告共赔偿88万多元,其中电动车生产商承担主要责任。  2024年1月,被告张某违规将二手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内充电,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并引燃邻居孙某堆

2025-09-03 10:41:00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四治融合”破局 基层治理焕新

近年来,穰东镇以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锚定“自治、法治、德治、数治”融合路径,把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通过机制创新、载体搭建、科技赋能,破解基层治理痛点难点,让乡村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效能,为镇域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自治为基,激发内生动力“以前村里办事,大家总觉得是‘干部的事’,现在通过‘

2025-09-02 11:47:00

郑州市节能装配中心赴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开展专项服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筱晗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郑州市城建局"五个提升"活动部署要求,切实提升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郑州市建筑节能与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心赴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中建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开展专项服务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现场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座谈会上,中建科技河南有限公司负责人系统阐述了装配式建

2025-08-25 13:13:00

爱心超市“小积分” 乡村振兴“大能量”

8月14日,国网三门峡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在灵宝市川口乡红土坡村开展“电力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活动。30余名群众在便民服务中心和“电力爱心超市”里,手持积分卡兑换粮油副食品等生活用品。红土坡村村民崔俊强高兴地说:“这个季度我挣了260积分,准备买洗洁精、牙膏、食用油,剩余积分下次买东西时再用。”“电力爱

2025-08-19 18:25:00

盐山大学生志愿者建“乡村照相馆”帮老人圆梦

近日,共青团盐山县委组织返乡的大学生开展“光影传情 青年筑梦”公益摄影活动。6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盐山县常庄乡火龙店村,免费为村里那些无法出远门的老人拍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活动当天,大学生志愿者早早来到村里,将一块块喷绘悬挂在墙上。一间简易却温馨的“乡村照相馆”便正式开张了。“走,带你们去‘天安门’‘

2025-08-18 10:59:00

国网内乡县供电公司:“纪检+”融入式监督助力工作提质增效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刘统利国网内乡县供电公司纪委立足监督职责,开展“纪检+”融入式监督,有效推进纪检监督与公司中心工作同向发力、相融并进。“纪检+生产”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坚持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对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安全生产防范措施落实、规章制度执行和管理人员

2025-08-13 10:15:00

强信心 看数据|夏粮喜获丰收,“三个增长”从何而来

夏粮喜获丰收,“三个增长”从何而来——河北经济半年报亮点解析之一夏粮,今年再次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河北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夏粮播种面积2286.4千公顷,增长0.4%;亩产446.4公斤,增长0.7%;总产量1530.9万吨,增长1.2%。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承担着

2025-07-24 0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