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低于1折甩卖 本金回收率连降 银行加速甩掉个贷不良资产包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8:16:00    

今年以来,随着银行风险化解工作稳步推进,不少银行加速“甩包袱”,不良资产转让按下加速键。

银登中心近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统计》显示,一季度个贷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37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1%。与此同时,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平均折扣率与平均本金回收率均呈现下滑态势,当前银行不良资产包的转让起始价已出现低于1折的“冰点价”。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规模显著提升,是机构立足于贷后管理现状、通过合理处置不良资产及时化解潜在风险的具体体现。个人贷款业务是不少银行贷款业务转型、贷款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需要银行进一步强化主动控险、协同控险的能力,坚持准确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防险化险举措,不断提升风险防范化解和不良资产处置质效。

规模同比陡增

《业务统计》显示,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公告挂牌规模(未偿本息,下同)742.7亿元,同比增长190.5%;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成交规模483亿元,同比增长138.8%。其中,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370.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3亿元相比,增长了7倍有余。

从资产类型来看,今年一季度,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贷款不良贷款转让规模分别为268.2亿元、51.9亿元和50.1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稳妥化解金融风险是近年来银行业重要工作之一。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称,银行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规模显著提升,原因一方面是监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强化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关注;另一方面是机构立足于贷后管理现状,希望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来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国信证券以3月31日前发布2024年年报的23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统计,发现2024年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余额主要来自零售贷款。从零售贷款主要产品类型来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低位,是零售贷款中资产质量较优的部分。

“近年来,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风险持续暴露。”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过去几年,资产转让成为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与对公业务的不良贷款不同,零售不良资产的特殊性在于其债务人主要为自然人,借款金额小、分散度高,传统的催收追偿手段效率低下,诉讼追偿受限于司法资源,难以规模化开展。同时,虽然通过呆账核销可以对不良资产进行快速处置,但对银行利润侵蚀较大,也难以大规模应用。”曾刚解释道。

折价出清

随着风险化解工作稳步推进,银行打响了资产质量保卫战,不少银行加速“甩包袱”,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活跃起来。据记者统计,截至4月23日,4月以来在银登中心的不良贷款转让平台上,已有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发布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合计27条,占4月以来发布的所有不良资产转让公告的70%。

此外,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平均折扣率与平均本金回收率均呈现下滑态势。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为6.9%,环比分别下降0.7个、0.4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下降0.5个、1.9个百分点。按资产类型来看,个人消费贷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较低,仅为3.8%,而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平均本金回收率最低,仅为5.8%。

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分析称,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平均折扣率与平均本金回收率均呈现下行趋势,主要原因包括,伴随政策陆续推出、市场不断成熟,以及零售贷款规模快速增长,银行通过批量转让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市场供应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让价格和折扣率水平;且一些不良贷款缺乏抵押物,对折扣率与本金回收率构成了较大压力。

记者发现,当前部分不良资产包的转让起始价已出现低于1折的“冰点价”。例如,平安银行近期发布的第28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公告显示,该项目未偿本息总额1.33亿元,转让起始价229万元,相当于0.17折。

“低价甩货的不良资产包内一般是逾期时间较长、借款人信用较差且还款意愿和能力不足、追回难度较大的不良贷款,银行可能进行了多轮催收,但收效甚微。”某股份行风险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银行长期持有这些资产需承担较高的管理成本,也面临较大的财务、法律风险。所以多数银行会选择低价转让、尽快出清。”

积极应对资产质量承压

个人贷款业务是不少银行贷款业务转型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在2024年的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高管就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及风险问题作出回应。

建设银行副行长李建江坦言:“近一两年,银行业零售类贷款风险整体有所上升,我行个人类贷款不良率也有小幅上升。但作为零售大行,我行已建立成熟的零售类贷款风险管控机制,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个人类贷款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

中国银行副行长武剑表示,该行个人经营贷款和按揭贷款新发生不良同比增加,资产质量压力仍存在。受上述业务风险上升的影响,该行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有所增加。为此,该行多措并举、强化管控,2024年下半年以来逾期上升势头已有所收敛。

邮储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姚红表示:“我们始终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资产质量保持行业优秀水平。但是2024年我行的不良、关注、逾期贷款同比增速有所加快,分别上升0.07个、0.27个、0.28个百分点,风险管控压力有所加大,其中个人贷款是主要的压力点。”

展望下阶段,在不良资产转让方面,曾刚建议,可扩大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试点范围。“当前,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主要集中于信用类资产,而抵押类资产的处置仍面临较多限制。建议研究将抵押类资产纳入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范围,允许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贷后管理有效的机构先行先试。”曾刚说。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在资产批量转让过程中,应妥善处理涉及的个人信息,确保不泄露个人隐私,应建立严格的信息保密机制,严格控制个人信息的知悉和使用范围;同时,要合规使用个人信息,银行应按照原合同约定使用个人信息,不得用于非法目的,在转让过程中,应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防止信息被滥用或盗用。

相关文章

绿联科技一季度业绩双增,全球化战略成效显现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4月28日晚间,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联科技)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4亿元,同比增长41.9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7.18%,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是绿联科技上市第一年,其营

2025-04-30 21:30:00

拒绝“以价换量”,科沃斯Q1净利润同比增长59.43%|看财报

从去年开始,在国家政策以及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推动下,国内家电市场迎来了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也是近几年来,在创新匮乏的背景下,对终端以及品牌的又一次调动。根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规模1798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清洁电器替代传统工具,稳步渗

2025-04-30 15:29:00

郑州二七国资公司拟发行12亿元公司债,获上交所通过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30日,郑州二七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通过。债券拟发行规模12亿元,承销商/管理人为西部证券、财达证券。2025年1月3日,经大公国际综合评定,发行人主体信用评级为AA,展望稳定。责编: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2025-04-30 14:30:00

资产质量承压,珠海农商行规模突破千亿净利润却大跌超3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庞成 广州报道近日,珠海农商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1008.32亿元,同比增长10.31%,资产规模稳步上升,突破千亿关口。不过,该行2024年业绩出现大幅下滑。2024年,珠海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97亿元,同比下降0.69%;实现

2025-04-30 11:19:00

贵州茅台: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 同比增长10.67%

4月29日晚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归母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3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65.48亿元,较年初增长3.87%;预收账款(合同负

2025-04-30 10:52:00

成都一季度以旧换新直接带动消费超170亿元

以旧换新截至3月31日▶四川省汽车置换更新平台成都已收到补贴申请超4.1万件,补贴金额近5亿元,实现新车销售额88亿元▶成都先后开展2轮共1亿元汽车消费奖励活动,拉动消费超81.2亿元促消费活动3月“过完春节过春糖”春糖季主题消费活动▶推动本地线上线下消费增长5%以上▶美团平台到店餐饮、到店消费(除

2025-04-29 09:21:00

百亿级私募一季度加仓科技与医药板块

今年一季度,百亿级私募密集出手捡拾筹码。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超20家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一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超300亿元。整体来看,成长空间广阔的科技和估值处于底部区域的医药板块,备受知名私募青睐。(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6:34:00

央行:将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工商银行A股股价创新高丨金融早参

每经编辑:马子卿丨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丨NO.1 潘功胜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期间会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双方就相关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点评:中国人民银行高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深度互动,释放

2025-04-29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