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佛山大学:以产业为锚,育湾区英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5 09:15:00    

2025年佛山大学首招博士生实现本硕博全链条贯通,6个学科冲进ESI全球前1%……在珠江西岸、岭南文化重镇、国家制造业高地,这所以千年城市、万亿工业强市命名的高校,正以超八成留湾区就业率、1%自主创业率的成绩单,为美的、腾讯、大疆等企业持续培养工程师。

佛山大学聚焦国家战略,精准对接佛山产业布局全覆盖,依托“双学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展“产业学院”建设,贯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正不断推动学生深度参与产业实践,培养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进取品格、基础扎实、功夫到家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

2024年6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佛山大学”。

一所以千年城市命名的大学

2024年6月,教育部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学校正式更名为“佛山大学”。这意味着,继广州、汕头、深圳之后,佛山也拥有了以城市命名的大学。

这一命名不仅承载着佛山“制造业当家”的千年底蕴,更彰显了学校“城校共生”的办学基因。

67年筚路蓝缕,数度并校更名,终以“佛山大学”之姿屹立湾区智造潮头。

佛山大学的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佛山师范学院、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历经佛山师范专科学校、佛山兽医专科学校、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于1995年组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高校。

2021年,学校跻身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以“冲一流”为办学发展目标;

2022年9月,首批4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就落户佛山大学……

从“学院”到“大学”,不只是一字之别,背后更是办学目标、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和支撑。

更名后,学校聚焦探索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开放合作的新样板,依托佛山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优势,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中展现新作为。

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落户佛山大学

本硕博贯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2025年5月,佛山大学首批10名博士研究生完成招录。学校实现了从本科教育到博士培养的完整跨越。

在选拔环节采用“申请—考核”制,搭建材料评议、专业测试、综合面试三重体系……此次招生是佛山大学获批博士授予单位后的首次实践,吸引了来自全国45所高校的74名考生报名,涵盖机械工程和畜牧学等两个优势学科,标志着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链的形成。

“毕业后从事网络安全方面,跟我在大学里的沉淀息息相关。”2010届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谢奕智现已是专家级工程师,就职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云主机安全研发负责人,主要从事云安全和企业安全相关工作。

现任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嵌入式工程师的吴少明主导并设计开发通信路由新模块,解决了通信冲突,使多品类的天地设备能够动态接入并建立通信链接;就职于美的集团任楼宇科技事业部产品工艺研究工程师的王顺天开发产品“MDV-8”无界多联机,MDV产品服务133个国家,实现中国工程项目市场品牌第一……在佛山大学,越来越多像谢奕智这样的工程师涌现。

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什么样的卓越工程师?佛山大学瞄准的是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直面产业需求、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卓越工程师。

近年来,佛山大学围绕研究生教育体系构建和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探索建立了“五链接六协同”卓越工程师特色培养模式,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树立了“佛山样板”。

2025年5月,佛山大学首批10名博士研究生完成招录。

九成毕业生留粤服务经济建设

历年来,佛山大学共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建设持续不断地提供人才支撑。其中,近五年毕业生中90%左右留在广东就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的比例平均在80%左右,43%左右留在佛山工作,在广州、深圳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

扎根湾区就业的洪流中,创业火花同样耀眼。近三年,佛山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稳定在1%左右,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超八成毕业生留粤港澳大湾区就业、1%的自主创业率等成绩的背后,是佛山大学精准编织的就业服务体系。

佛山大学聚焦国家战略,积极对接佛山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开展科研创新,推进佛山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

在更名一周年之际,佛山大学启动全面服务地方工作。为了让培养人才在服务地方中用得上、用得了、用得好,佛山大学提出,本科层次人才输送供给与企业生产运营需求动态适配、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技术攻关周期精准匹配,研究课题直接服务本地企业技术改造需求。

“自2016年以来,我们与佛山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实习生70人、研究生实习生3人,在职员工中超50人毕业于佛山大学。”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志国说,“希望与学校建立更加紧密的实习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培育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如何充分发挥校地融合优势,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找准就业工作的切入点、发力点?如何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在今年4月佛山大学举办的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各个学院及相关部门共同探讨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精准匹配岗位、拓展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学校多措并举,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全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办学成果的最终体现,对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佛山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列为学校重点工作,并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就业工作的地位,创新思路、健全保障、拓宽渠道,加强指导,完善服务,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佛山大学聚焦探索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对话

南方日报:更名一周年之际,学校将如何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佛山大学党委书记骆少明:佛山大学致力于为地方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学校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佛山市委“再造一个新佛山”目标,聚焦产教融合、科技赋能、人才集聚三大核心任务,为佛山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努力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担当”。

在产教融合方面,佛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学校积极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双学院制”本科人才协同育人机制和首创“高校+基地中心+企业示范点”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23个产业学院,覆盖20多个行业。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为佛山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科技赋能方面,学校以服务地方需求为导向,开展学部制改革试点,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十一大学科门类,重点打造四大学科专业集群,推动学科集群服务产业集群。目前,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力支撑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学校还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校区联动”,完善“一学院对接一镇街、一学科对接一行业、一博士对接一企业”的服务模式,攻克“卡脖子”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在人才集聚方面,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实施“215人才工程”等战略,连续两年举办国际青年学者会议,现有高级职称教师562人、博士882人。未来,学校将持续引进和培育高水平人才,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构建“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汇聚“第一资源”。

招生信息

2025年招生计划:

学校2025年本科招生总计划数为5065人,其中广东省招生计划数为4418人,外省招生计划数为597人,另有预留计划50人。招生总计划数较去年增长25人;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比例持续提升,占总计划数的73.35%。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产业,学校对专业招生计划进行结构性优化调整,充分满足考生填报意愿。

另外,结合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所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国际化人才培养,今年新增2个中外联合培养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学校的办学国际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王牌专业:

学校拥有口腔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材料化学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22个;土木工程、护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药学、光源与照明、汉语言文学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4个:动物科学、园艺等广东省重点专业6个。

奖学金信息: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佛山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佛山大学学生奖励管理规定》等文件参评学校学业奖学金、优秀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奖、文体优秀奖、学生活动竞赛奖、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标兵、优秀毕业生、下基层工作鼓励、社会捐赠奖助学金等奖项。

撰文:马瑞婕 余俊渠 郭帅平

【作者】 马瑞婕

广东教育头条

相关文章

让更多非遗人才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讲述者

【聚才论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非遗人才作为掌握并持续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或表达形式的个体,为助力文化遗产焕发光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年,各地

2025-08-10 03:41:00

向人才“表白”,济南城市人才主题曲实现全网覆盖

近日,由济南市委人才办精心打造的城市人才主题曲及MV《我在济南刚刚好》《Lian上济南这座城》,已在国内重要视频音乐平台及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与创新活力之都奏响了引才聚才的动人乐章。​2024年,济南市重磅发布“我在济南刚刚好”城市引才宣言,匠心推出《我在济南刚刚好》城市人才主题曲

2025-07-27 17:04:00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强劲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沈阳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目标,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取得积极进展。企业创新引领突破 重大项目支撑跃升

2025-07-26 09:26:00

高途联合国家队首创学习节目《冠军在高途》开播 看运动员如何破圈成长

2025年7月25日,高途正式上线全网首个原创运动员学习节目《冠军在高途》,节目以独创的“校园场景化实录”模式,记录中国国家游泳队汪顺、潘展乐、余依婷、董志豪、彭旭玮在赛场之外学习的真实场景,致力于和广大观众分享运动员在赛场之外的“另一面”。节目也通过线下校园场景还原了包含高途名师教学、互动问答、团

2025-07-26 00:04:00

中金黄金: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停产,公司将推动善后工作

中金黄金晚间公告,公司于2025年7月24日发布的《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情况说明公告》中提及的各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目前,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停产,公司将根据现场处置情况,积极妥善推动善后工作。公司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来源:新华日报

2025-07-24 22:38:00

医保改革“十四五”攻坚:集采不再锚定最低价,创新药突围双目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闫硕 北京报道 随着“十四五”进入收官之年,医保改革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7月24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在介绍医保工作时提出,过去四年多以来,医保提质扩面广覆盖。国家医保局持续巩固全民参保成果,“十四五”期间

2025-07-24 18:50:00

2025年兰州财经大学招聘公告

按照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经研究,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30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一)遵纪守法,品行良好,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行为。(二)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及技能等条件。应聘人员须在2025年12月10日前取得应聘岗位要求的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毕

2025-07-20 10:18:00

沈阳1.8万余市民加入中华骨髓库 00后群体逐渐成为“生力军”

今年是沈阳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启动23周年。7月15日,记者从沈阳市红十字会获悉,作为全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最早的城市之一,沈阳在采样入库数、捐献数、捐献质量和宣传动员服务工作等方面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18451人,实现捐献70例,占全省捐献总量的19.45%。70名市民实现

2025-07-16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