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石榴籽”课堂(6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7 15:39:00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助力红河州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红河州融媒体中心与红河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同策划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课堂”栏目,定期在“云南红河发布”公众号、客户端推送相关内容,营造人人学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州上下把握主线明方向、统一认识快行动,全力以赴抓好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今天,我们推出第62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一起来学习。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来源:“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编辑:肖金兰

相关文章

贵州省第五届“金贵”民族文学作品征集,等你来投稿!

近日,记者从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作家协会获悉,以“品‘金贵’民族文学 展多彩贵州新风采”为主题的贵州省第五届“金贵”民族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活动面向贵州籍(或在贵州工作)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文学爱好者的文学作品,或省外作家创作的贵州题材文学作品,申报者需在9月30日前按要求提交自己的作品。据了

2025-07-16 15:45:00

解码古迹与文脉,山东这所高校的师生暑期聚焦“齐长城”与“乡村振兴”

近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长城根脉·青春寻兴文化服务团”对齐长城根脉下的传统古村落进行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广里村、方峪村、岚峪村,聚焦历史遗迹和民俗故事,旨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宣传推广齐长城沿线村落,为齐长城沿线乡村振兴探寻发展动力。 方峪村:石头聚落

2025-07-16 11:53:00

中北大学师生参演《黄河回响》音乐会

  7月13日从中北大学获悉,应中宣部电影卫星频道邀请,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与潞安化工集团校企联动,参演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黄河回响》——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音乐会”,奏响了两岸同心的时代最强音。  在中北大学红色文化和国防教育研究中心智库的组织和

2025-07-14 08:51:00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研学活动开启,在历史场景中播撒爱国种子

7月5日,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向市民敞开了怀抱,“相约博物馆 快乐城市行”开馆主题研学活动同步启动。5日和6日短短两天,四支研学团队、120余名小学生、100多位学生家长通过实地探访、沉浸式互动与任务拓展等多元形式,让少年们了解长春历史,体验城市文化,增强家乡情感,为爱国主义教育

2025-07-07 14:15:00

达茂时讯丨2025年6月30日 7月1日,你的账户里将多笔钱!

阴,有小雨,南风3~4级,17~28℃。政策宣讲进广场 团结之花绽北疆日前,达茂旗法院在文化宫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政策解读、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民族政策法规。活动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成果,营造了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详情学宗教法规 守法治底线日前,达茂

2025-06-30 09:25:00

述评|篡改历史 背叛民族——赖清德“台独”分裂谬论充斥种种谎言骗术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题:篡改历史 背叛民族——赖清德“台独”分裂谬论充斥种种谎言骗术新华社记者赖清德日前启动所谓“团结国家十讲”,从第一讲看,内容逻辑混乱、认知错乱。他不仅否认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事实,否定台湾先住民系从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更罔顾中国历代政府管辖台湾的事实,再次暴露出其冥顽不化

2025-06-25 00:23:00

两部“超高清”《太平年》《我们的河山》亮相上海电视节

8K镜头扫过五代十国森严列阵的铁甲战马,硝烟弥漫的沂蒙山区抗日战场纤毫毕现……第30届上海电视节开幕首日,白玉兰电视论坛发布的“超高清创制片单”和圆桌论坛成为业内外关注的亮点。其中,两部作品《太平年》《我们的河山》以题材厚度、工业规格与精神高度引人关注。当超高清镜头成为书写民族精神的新笔触,历史正剧

2025-06-23 20:29:00

文化访谈|对话刘庆柱:圆明园为何要保持“伤疤”?

“考古不是挖墓,考古就是研究历史。”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圆明园学会名誉会长刘庆柱说:“考古学利用实物,让历史更全面、更真实。”北京猿人遗址、长江流域古人类遗迹……考古实证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中华文明长度的认知它绝非猎奇寻宝而是以科学之手复原人类来路的庄严事业建筑是凝固的政治圆明园尤甚为什么侵略者火烧

2025-06-18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