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东好人陈振明:用科技创新刷新“中国建造”高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5 09:3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在中建钢构智能制造基地,“无人切割下料系统”正以0.1毫米的精度高效运转。这套由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中建钢构总工程师陈振明领衔研发的智能系统,是其深耕钢结构领域27年的创新成果之一。从央视新大楼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从科威特国民银行到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陈振明用科技创新不断刷新“中国建造”的高度。

智能制造:开启行业转型先河

面对钢结构制造领域的装备自动化低、工艺水平落后、生产管控数字化不足三大瓶颈,陈振明带领团队历时五年成功研发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该生产线通过引入边缘计算引擎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全工序智能化升级,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产品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开发的“卧式组焊矫一体机”将工序耗时从24小时压缩至8小时,填补国内空白;“三维激光扫描模拟预拼装技术”实现构件零误差对接;“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使仓储效率提升60%。

依托以上成果,中建钢构在江苏、武汉、天津、成都等制造基地开展了建筑钢结构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开启了钢结构行业智能制造的先河。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中,陈振明团队创新应用的超大面积钢结构整体提升技术,以毫米级精度完成全球最大单体展厅安装,创造了行业新纪录。在重大项目建设中,陈振明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每一项工程在他的精心雕琢下,都成为了中国建筑“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代名词。“振明出品,必出精品”成为行业佳话。

全链布局:打造产业协同生态

陈振明深知产业链协同是行业发展的核心,他以推进中国建筑钢结构综合竞争力提升为目标,负责组建了中国建筑钢结构领域第一个检测中心——“中钢检测中心”,制定涵盖材料、焊接、安装的全流程检测标准,解决了行业质量管控体系缺失的问题。牵头成立钢结构设计院,推动设计与制造深度融合。

此外,他深度参与建设了中建钢构首个制作工厂“江苏厂”,从工艺流程到设备选型全程把控,打造出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在超高层建筑领域,陈振明研发了“带伸臂结构巨型环桁架分层施工法”,解决了构件安装精度难控制、焊接变形大等世界性难题。其团队研发的“钢结构全生命期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全流程监控,将建筑使用寿命延长20%,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为突破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壁垒,陈振明推动成立“智能制造研究院”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了“广东省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建筑智能制造科创平台,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其团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发的“机器人高效焊接工艺”,将焊接效率提升50%,成本降低20%;与重庆大学合作研发的超高层施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累计孵化科技成果60余项。

公司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获批国家住建部“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22年获批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3年获批入列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全国共200家)。经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评审,企业连续十二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

海外拓展:输出中国技术标准

2013年3月,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号召下,陈振明积极响应,怀揣着传播中国建造技术、提升中国建筑国际影响力的使命,投身到海外工程建设中。

针对海外复杂的施工环境,陈振明研发出高性能高效能钢材应用施工工艺,攻克了海外工程材料适应性难题。陈振明主持了科威特国民银行、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等一系列海外标志性工程技术创新工作。

陈振明以中国方案提升城市品质,用世界一流的超高层建造技术,在海外工程建设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质量标杆。这些海外项目不仅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展示窗口,更是中国标准的传播平台。通过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断擦亮“中国建造”的国际化品牌,为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育才树人:夯实行业发展根基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引擎。陈振明高度重视人才培养,2021年以来,招募海归博士3名,国内高校博士8名,团队专职研发人员达50余人。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钢结构理论、设计及建造等前沿技术知识储备、科研基础良好的科技人才,并在2025年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积极推进与高校的协同合作,成功建立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创新平台,极大促进了高校、企业技术力量的蓬勃发展,对我国钢结构领域高端技术人才的孵化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累计培养高端先进设备操作工1000余人、核心技术骨干800余名。其团队培养的数百名智能制造操作工人,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扭转了传统钢结构行业“技术工人短缺”的困境。

从技术突破到标准制定,从智能建造到人才培养,陈振明聚力核心技术突破,领跑产业升级跨越,助推中国钢结构标准体系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等荣誉,生动诠释了“广东好人”的责任担当。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

沪指高开0.05% 雅下水电概念表现抢眼

7月22日,A股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沪指高开0.05%,深成指跌0.03%,创业板指跌0.07%。盘面上看,雅下水电概念表现抢眼,铁建重工、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多股涨停。

2025-07-22 09:55:00

突发,美国发生6.2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7月21日6时28分(当地时间7月20日13时28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4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54.75度,西经160.00度。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2025-07-21 11:40:00

深圳再添“三名工程”!蔡业峰教授中医脑病团队入驻深圳大学华南医院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华南深医近日,又一个国内顶尖名医团队落户深圳。7月20日上午,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广东省中医院蔡业峰教授中医脑病团队项目在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揭牌,并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这标志着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将进一步提升中医脑病诊疗水平,为深圳及周边居民提供高水

2025-07-20 16:53:00

暖城夜话|“暖城e站”在暖城汇成暖流

(一)近期,抖音摩旅博主“人间山河”发布的一则关于康巴什区“暖城e站”(工会驿站)的短视频火出了圈。视频中,“人间山河”于夜间十二点左右,通过手机扫码填写个人信息后进到了“暖城e站”,站内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有座椅、热水器、微波炉、冰箱、应急医药箱、雨伞、手机充电站……在时长不到一分钟的视频里,“

2025-07-20 04:15:00

基层妇科医生集中“充电”|遵义市妇幼外阴白斑无创诊疗班开课

为切实推广外阴白斑无创诊疗技术,提升基层妇科医师对该技术的掌握与应用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外阴白斑的诊疗和服务水平,7月19日,2025年第一期外阴白斑无创诊疗技术培训班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新蒲院区)开班。此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贵州省各县以及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医生的踊跃参与。外阴白斑作为妇科常见病、多发

2025-07-19 17:54:00

技术创新 产品出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位于辽宁大连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亚明”),今年决定追加投资2.22亿元,进行设备更新和智能工厂建设。  底气何来?“抢抓政策红利,打好‘智能牌’和‘创新牌’,牢牢把握住确定性。”机器轰鸣声中,公司总经理方建儒说道。  打好“智能牌”,向信息要效益、向数

2025-07-17 15:09:00

今天起,互免签证!

今天(7月17日)中马(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再+1持有效的中国公务普通护照、普通护照和马来西亚普通护照人员,以休闲旅游等为目的,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停留不超过30日,且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可免办签证。2023年12月1日起,中方对马来西亚持普

2025-07-17 14:50:00

昆滇风云|云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不朽功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前期,云南作为抗战大后方,积极承担远赴上海等地参加淞沪会战等正面战场战役的重任;抗日战争后期,云南各族人民英勇担负起构筑抗击日本侵略者西南屏障的重任;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云南人民举全省之力,承担起战时后勤保障的重任,为全民族抗战胜利贡献了云

2025-07-14 0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