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周隘陈村:唤醒村庄文化DNA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0:16:00    

周隘陈村俯瞰图。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通讯员提供。

从地铁1号线大碶站B口出站,步行不过百米,便踏入北仑区大碶街道周隘陈村的地界。

漫步村中,暖阳和煦、桃红柳绿,岩河岸边咖啡飘香,文化礼堂戏曲悠扬,健身步道串联历史……

这个曾经被“忽略”的城中村,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以文化为钥,开启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共富新篇。

古村新韵:空间重构激活产业新生态

周隘陈村始建于1553年,至今已有470多年历史。

站在岩河支流改造一新的花岗岩步道上,村党支部书记陈原益指着四个景观小品如数家珍:“这个作品灵感来自北仑当地作家於梨华的《梦回青河》,那个作品灵感来源于作曲家周大风的《采茶舞曲》。”

前年完成的“点亮岩河”工程,不仅铺设了700米健身步道,更将大碶历史名人的艺术成就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共艺术。

“我们不是简单修路,而是在修复村庄的文化DNA。”

在“点亮岩河”工程基础上,立足村民会客厅和步道生态环境提升,村里充分发掘四大景观小品环境配套潜力,新建游船码头,整合岩河两岸各村社生态环境资源,提高周隘陈村整体环境氛围感和宜居度。

“点亮岩河”工程。

2024年启动“小桥人家”河岸环境改造工程,村里铺装沥青道路与花岗岩步道,并以文化地雕形式将周隘陈村的历史发展轴呈现为河畔的靓丽景观,以点带面推动“美丽周隘陈”“文化周隘陈”建设。

谁曾想到,这个城中村十多年前外来人口众多,治安环境复杂,乱丢垃圾、占道经营、违法搭建等现象频现。村里从拆除违建入手,逐步推进雨污管改造、路面平整、绿化改造……

“每年完成2个提升改造项目,10年就是20个。”陈原益说,要围绕将周隘陈村建设成为“来往游客打卡之地,剧组拍摄取景之地,眷村侨胞寻根之地,本地百姓回忆之地”的蓝图,留住乡村、留住乡愁、留住乡音。

这些年来,村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焕发新颜。

“碶上烟火·梦回青河”文化街区。

取名为“碶上烟火·梦回青河”的文化街区里,“坐·coffee tea”咖啡馆主理人王琪正在调试新上市的醒狮拿铁。

不到30平方米的店面被布置得典雅、精致,其前身是村集体闲置的农村库房,现已成为青年的聚集地、一处网红打卡点。

“工作日,每天能卖80到100杯咖啡。”这位“95后”海归坦言,当初选择回乡创业,看中的不仅是交通便利和租金实惠,更被村里日渐浓厚的人文气息所吸引。

隔街相望的“作·深夜酒场”日料店,用宁波鱼鲞搭配蓝鳍金枪鱼的菜品“出圈”,客源不断地需预约。目前,店铺刚扩大了营业场地。

记者偶遇上海恒基广场的招商团队,他们正洽谈将这个“宁波味道”的餐饮模式引入沪上。

“作·深夜酒场”日料店和“坐·coffee tea”咖啡馆(上),主理人还设计了冰箱贴(下)。周晓思/摄

文化空间的蝶变带来连锁反应。

“继日料店、咖啡馆后,今年2月开业的铁板烧店铺现在日均流水也达到5000元。接下来,村里会开烘焙店、茶室,还在策划西餐厅、骑行俱乐部等特色店铺,形成互补发展的良好态势。”陈原益对村里引进的业态严格把关,要求少而精,不能重复。

2024年,周隘陈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50万元大关,其中逾百万元化作“文化活水”,反哺岩河步道升级、村数字化改造等基建项目。

周隘陈村“红领帮”数字治理平台。

梨园新变:戏曲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我们越剧团今年开始盈利啦!前阵子周隘陈村被评为‘浙江省戏曲之乡’,村里还给发了奖金。”鸣凤越剧团团长曹丹凤眉飞色舞地介绍。

曹丹凤是周隘陈村媳妇,从小喜欢越剧,43岁拜师学艺登上舞台,53岁拿了长三角越剧票友大赛的金奖。

“村里喜欢越剧的人很多。我就想着搭一个平台,带大家走‘正规路’,街道和村里知道后都非常支持。”她回忆道。

鸣凤越剧团成立于2018年,请了梅花奖得主张小君老师担任剧团的艺术总监,现有53位成员,在民营剧团中规模不算小。

去年,剧团还作为宁波13家优秀民营剧团之一在宁波逸夫剧院举行展演。演的越剧《梁祝·楼台会》获得2024年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会演银奖。

如今的鸣凤越剧团已颇具知名度,3月份演出了36场,数量堪比专业院团。

2024年,鸣凤越剧团在宁波逸夫剧院展演。

“我们这里是北仑老年大学的一个戏曲教学点。除了鸣凤,还有海虹越剧团,两个团人数加起来有90多人。”村老年协会会长邬忠康笑着说,曾经的“麻将搭子”变成“戏友组合”。

海虹越剧团在周隘陈村文化礼堂排练。

戏曲的活水正在浸润乡村的每个角落——

在“碶上烟火·梦回青河”历史文化街区,“碶上集市”、“ZUO”街演艺秀、“我们的村晚”等主题活动陆续上演;

围绕大碶街道“新大碶·新风采”文化艺术周、“月光下的文化行”、“八方来音”卡拉OK比赛等品牌文化,奉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与北仑区实验小学加强校地联动,精心打造手工、翰墨、民乐、京剧等多个精品社团阵地,并通过开展“古韵传承非遗季”“一桌一课堂”等活动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暮色中的周隘陈村,岩河两岸渐次亮起暖光。

晚风轻抚这座四百余年的古村落,将文化薪火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相关文章

陈巴尔虎文旅广局以舞动北疆大赛契机 推动文旅融合与北疆文化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歌游内蒙古”品牌建设要求,陈巴尔虎旗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动作为,深度参与并助力“舞动北疆”全区第七届广场舞大赛成功举办,以文化活动为纽带,串联赛事、非遗与旅游,为北疆文化传播及当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一、聚力赛事保障

2025-09-05 09:45:00

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峡山开幕

鲁网8月26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5日上午,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开幕。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大成郑玄文化中心主办,是全国经学研究领域的一场盛会,更是潍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潍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8

2025-08-26 14:04:00

人民城市的“有机生长”⑤丨文明之城 文化为魂勾勒山城新图景

“他真的好勇敢,我也要向他学习!”暑假,在重庆渣滓洞景区,一对年轻父母牵着孩子驻足在“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塑像前,听完“小萝卜头”的故事,孩子眼中满是对先辈的敬佩。文明,是城市流淌的血脉,是岁月沉淀的时代内涵。这样的场景,正是重庆以历史滋养文明、让精神代代相传的生动证明。渣滓洞景区。资料图市委六届七次

2025-08-24 09:53:00

盐山大学生志愿者建“乡村照相馆”帮老人圆梦

近日,共青团盐山县委组织返乡的大学生开展“光影传情 青年筑梦”公益摄影活动。6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盐山县常庄乡火龙店村,免费为村里那些无法出远门的老人拍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活动当天,大学生志愿者早早来到村里,将一块块喷绘悬挂在墙上。一间简易却温馨的“乡村照相馆”便正式开张了。“走,带你们去‘天安门’‘

2025-08-18 10:59:00

36位亚洲头部旅行商代表齐聚泉州,开启深度探寻之旅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8月14日至16日,来自日本、韩国等六国的36位亚洲头部旅行商代表,齐聚泉州,参与心见中国·共绘新程“你好!中国”亚洲旅行商中国行泉州站活动。据悉,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十三城相关文化和旅游部门与携程集团联合承办,旨在通过“4条实

2025-08-15 06:06:00

让更多非遗人才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讲述者

【聚才论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非遗人才作为掌握并持续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或表达形式的个体,为助力文化遗产焕发光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年,各地

2025-08-10 03:41:00

双线市场增动力 2025中国国际家电博览会折射行业新机

中新网宁波8月9日电(奚金燕 周娜燕 钱乐燕 潘益君)8月8日至10日,2025中国(宁波)国际家电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该展会吸引奥克斯、新乐等400余家全国家电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上千个品类、近万种新品,呈现出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新风向。2025中国国际家电博览会现场。主办方 供图据悉,本次展会立足宁

2025-08-09 17:12:00

潮声|厦门中山路:万国商埠的黄金记忆

《福建日报》2025年8月8日第07版7月18日,“暑期随心GO游厦门行”2025服务消费季暨中山路入境游友好型街区活动启动。厦门中山路这条百年街区摇身一变,成为沉浸式消费舞台,政策红利、商旅服务、金融活水在这里深度融合。活动现场,“中山路多语种志愿服务队”成立,这支队伍以闽南语为根、多国语言为翼,

2025-08-08 1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