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医邦将千年古方黄芽汤做成黄芽吐司
2025-07-05 00:35: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00:3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王丽娜)今年3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河南省中医院吕沛宛医师针对"胖人减重瘦腰的方法"问题,向公众推荐了一款中药代茶饮——黄芽汤。此款茶饮一经推出,便迅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黄芽汤也因此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
黄芽汤真的能减肥吗?知医邦医生介绍,源自清代御医黄元御《四圣心源》的黄芽汤,以其调理脾胃、祛湿减脂的卓越功效,成为中医养生领域的焦点。这剂含人参、干姜、茯苓、甘草四味药材的千年古方,其核心在于温补脾阳、驱寒祛湿,通过恢复脾胃功能来改善整体代谢。
如何让这样的经典方剂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便捷养生的需求?中药食品化一直是知医邦努力的方向,通过中药挤压膨化技术,将黄芽汤从传统汤剂转变成两种食品形态:黄芽吐司和冲调黄芽汤。
知医邦出品的黄芽吐司和冲调黄芽汤
传统汤剂的现代挑战:便捷性与口感的瓶颈
传统中药汤剂虽有疗效,但也面临煎煮繁琐、携带不便、口感苦涩等问题,这与现代人追求便捷、美味的健康生活方式存在一定差距。将黄芽汤这样的经典方剂直接应用于日常食品,最大的挑战在于——
有效成分的融入与保留:如何在不破坏核心药效成分的前提下,将药材融入食品基质?
口感与适口性:如何避免药材带来的强烈苦涩味,保证食品的美味?
便捷性与形态:如何摆脱煎煮形式,实现随时随地、轻松摄入?
知医邦的核心创新在于应用了中药膨化技术来解决上述难题。这项技术并非简单的粉碎,而是一个利用特定温度、压力、水分条件对药材进行物理改性的过程:将人参、茯苓、干姜、甘草这四味黄芽汤原料药材,搭配谷物原料分别送入膨化设备,在精准控制的高温高压环境下,药材内部的水分瞬间汽化膨胀,这个过程类似于爆米花的原理,使药材细胞壁被有效打破,内部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结构。
基于中药挤压膨化技术,知医邦实现了黄芽汤向两种食品形态的转化,核心目标是将黄芽汤"调理脾胃、祛湿和中"的整体调理思路通过日常饮食渗透。
冲调黄芽汤谷物饮品——将膨化后的人参、茯苓、干姜、甘草精细粉碎成细粉,按原方比例混合。用户只需热水冲调即可饮用。膨化技术解决了传统煎煮的麻烦,提高了成分的溶出效率,并改善了适口性。
冲调黄芽汤谷物饮品
黄芽吐司——将汤剂融入烘焙食品,并保持吐司应有的口感质地,难度更高。知医邦的做法是:
原料预处理:将人参、茯苓、干姜、甘草挤压膨化成颗粒度适宜的"泡泡米"形态。这种形态既保留了膨化后的多孔结构和有效成分,又具备一定的颗粒感,但质地比未膨化药材轻盈酥脆得多。
人参、茯苓、干姜、甘草原药材形态和泡泡米形态对比
融入面团:在制作吐司面团时,将适量的人参泡泡米、茯苓泡泡米、干姜泡泡米、甘草泡泡米,如同添加谷物颗粒一样,揉入基础配方(面粉、水、酵母、糖、盐、油)中。
膨化后的"泡泡米"质地更轻、更易分散,有助于在面团中均匀分布,能与柔软的面包体较好地融合。最终烤制出的黄芽吐司,外观上带有细小的、类似谷物粒的彩色颗粒(取决于药材颜色),内部组织依然柔软拉丝。品尝时,在面包的麦香基础上,能隐约感受到人参的甘、茯苓的淡、干姜的微辛以及甘草的回甘,风味独特但不突兀,口感上无明显异物感。
黄芽吐司切片,吐司里的小颗粒即为泡泡米
知医邦利用中药膨化技术开发黄芽吐司等产品,其核心价值在于:
形态创新:成功将液态汤剂转化为固态、即食的日常食品,极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口感优化:有效解决了传统药材直接入食带来的口感粗糙、风味刺激等问题,提高了消费者的接受度。
成分利用:膨化过程提高了药材有效成分的释放率和吸收率,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并为其均匀、稳定地融入食品基质提供了物理基础。
理念传承:在形态改变的同时,其产品设计仍基于黄芽汤原方配伍(人参温阳、干姜散寒、茯苓祛湿、甘草和中)的核心思路,旨在通过日常饮食温和调理脾胃功能。
黄芽吐司和冲调黄芽汤的出现,是传统中医药智慧与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特别是中药膨化技术)相结合的一次实践。知医邦的工艺路径,聚焦于解决经典方剂"食品化"过程中的核心痛点——便捷性、口感与成分融入。通过物理改性药材,使其更适应现代食品工业的要求和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为像黄芽汤这样具有明确健康调理价值的古方,提供了一种融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在国家倡导健康体重管理的背景下,这种基于技术创新让传统养生智慧变得更"可及"、"可食"的探索,值得关注。
2025-07-05 00:35:00
2025-06-13 16:42:00
2025-05-09 03:30:00
2025-04-20 17:34:00
2025-04-15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