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王雪坤:中国与东盟携手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新范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30 07:35:00    

5月20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为推动今年年底前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迈出了关键一步。当前,全球贸易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经贸体系遭受严重冲击,中国与东盟通过推动达成自贸区3.0版,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新范式,旨在超越零和博弈,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亚洲方案,为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注入力量与信心。

以自由贸易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霸凌。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日益突出,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23年10月中旬到2024年10月中旬,各个国家和地区新出台的贸易限制性措施达169项,覆盖的货物贸易额约8876亿美元。特别是近期个别经济体实施单边主义霸凌手段,不仅破坏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经贸体系,还阻碍了全球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对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与东盟携手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以实际行动表明坚持自由贸易的决心与信心,有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重回正轨。双方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共同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框架,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以供应链互联互通应对全球经济“碎片化”。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个别国家采取“脱钩断链”政策,导致全球经济体系被人为割裂,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扰乱,给企业跨国生产经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与东盟通过在自贸区3.0版新增供应链互联互通章节,承诺关键产品和服务自由流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协同应对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将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创造稳定可靠的发展环境。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6.99万亿元,增长9.0%,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9%。截至2024年7月份,中国同东盟国家累计双向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在自贸区3.0版框架下深化供应链互联互通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区域内部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还将产生重要的外溢效应,带动国际贸易投资和产供链的稳定发展,从而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碎片化”倾向。

以规则标准融通形成区域消费大市场。强大的内部市场是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重要倚仗。中国与东盟人口合计超过20亿人,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不仅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市场前列;东盟居民消费达到2.2万亿美元。在自贸区3.0版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积极推动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等规则升级,鼓励承认彼此的合格评定结果,共同开发合格评定程序,并优先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的标准合作,有助于降低本国产品进入对方市场的成本和门槛,推动形成区域一体化大市场。双方还首次纳入在线消费者保护、旅游消费者保护等新规则条款,这也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催生新型消费业态,增强区域消费市场活力。

以数字经济合作共建全球开放创新生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各国抢抓发展先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但少数国家垄断先进技术,构建排他性的“小院高墙”,国际创新合作步履维艰。中国与东盟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领域的“硬联通”,以及电子发票、电子支付等系统的“软联通”,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数字贸易标准、无纸贸易、网络安全等规则对接,有助于在区域内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各国都能够从数字经济发展中充分获益。特别是中国在数字产业领域具有技术、市场与规模等优势,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加强数字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赋能东盟制造业转型升级,还能为东盟数字技术的产业转化提供广阔的场景应用和市场发展空间。

以绿色经济合作引领全球产业低碳转型。当前,全球绿色发展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中国与东盟在自贸区3.0版中强化了绿色经济合作。双方将在绿色贸易、绿色投资和绿色标准等8个优先领域深入开展经验分享和政策交流,同时促进可持续能源等绿色产业的贸易投资合作。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还将为区域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引领全球产业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例如,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主要东盟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中国车企拥有技术等优势,能够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互利多赢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共同提升区域整体的汽车产业竞争力。通过加强绿色经济合作,中国与东盟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有力支持,共同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以包容务实合作共创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当今世界面临的很多挑战,其根源来自发展不平衡,为此,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意在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东盟在自贸区3.0版谈判中也坚持了这一理念,以包容务实的经济合作共同开创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在数字经济领域关注数字鸿沟这一发展课题,在绿色经济领域明确双方以全球发展倡议等为合作基本原则,经济技术合作章节明确加大对东盟欠发达国家的支持力度,助力缩小发展差距;在中小微企业章节,要求为其扩大国际贸易和融入全球价值链创造更好条件。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与东盟历经多次外部挑战,但双方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推动双方关系持续向前发展。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迭代演进和提质升级,双方经贸合作的韧性也与日俱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将依托自贸区3.0版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携手迈向更加繁荣、稳定的未来。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王雪坤)

相关文章

今天起,互免签证!

今天(7月17日)中马(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再+1持有效的中国公务普通护照、普通护照和马来西亚普通护照人员,以休闲旅游等为目的,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停留不超过30日,且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可免办签证。2023年12月1日起,中方对马来西亚持普

2025-07-17 14:50:00

昆滇风云|云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不朽功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前期,云南作为抗战大后方,积极承担远赴上海等地参加淞沪会战等正面战场战役的重任;抗日战争后期,云南各族人民英勇担负起构筑抗击日本侵略者西南屏障的重任;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云南人民举全省之力,承担起战时后勤保障的重任,为全民族抗战胜利贡献了云

2025-07-14 09:41:00

数字货币板块盘初走弱

京北方下跌5.81%,东方国信下跌4.6%,四方精创下跌4.55%,翠微股份、金证股份、信安世纪跌超3%。(第一财经AI快讯)

2025-07-14 09:40:00

“登”明代商船游万国 全景漫游莫高窟……走,去博物馆体验“穿越”之旅

暑假期间,各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近期,江苏无锡博物院的“金匮遗珍典藏精品文物展”,以及多场景数字影像技术的探索体验展,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在炎炎夏日,吸引游客前往感受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这次展览共选取无锡博物院典藏精品文物60多件,其中,一级藏品有13件,以书画展品为主。展览中,朱元璋写于

2025-07-14 08:53:00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开幕

新华社日本大阪7月12日电(记者李子越 欣芷如)以“诗画浙江”为主题的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于12日正式拉开帷幕。中日两国政府和企业代表等约200人出席开幕式。这是7月12日拍摄的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光正 摄开幕式上,浙江省相关部门通过“竹韵新

2025-07-13 12:02:00

中国国家馆日亮相大阪世博会 科技文化融合引日本各界人士共鸣

新华社日本大阪7月11日电 综述|中国国家馆日亮相大阪世博会 科技文化融合引日本各界人士共鸣新华社记者李子越 欣芷如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11日在大阪世博园区举行,来自中日两国政界、商界、友好团体、媒体及各国家馆代表等400余人出席。作为本届世博会最具人气的展馆之一,中国馆以融合传

2025-07-12 08:48:00

长春航天太空科普展 筑梦小记者与航天英雄共筑星辰梦

7月11日,2025中国(长春)航天太空科普展现场热闹非凡,筑梦小记者团成为最活跃的身影。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触摸真实的战斗机模型,钻进太空模拟舱体验太空生活,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歼-20模型前,更是围满了踮脚张望的小脑袋,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展区内,航天员的英勇事迹与航天精神的讲解吸引了孩子们驻足

2025-07-12 07:29:00

中国援助的孟加拉国首个机器人康复中心启用

新华社达卡7月11日电(记者孙楠)中国援助的孟加拉国首个机器人康复中心10日在孟首都达卡启动试点运行,旨在为孟加拉国患者提供精准高效、技术驱动的康复治疗服务。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新闻办公室9日发表声明说,从技术层面看,该中心将成为该国最先进的机器人康复机构之一。据介绍,该中心设立在孟加拉国医科大

2025-07-11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