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动力电池企业账期达255天远超整车 行业“超长账期”顽疾待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04:47:00    

中经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多家车企承诺“60 天账期”后,兑现情况一直备受外界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在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引发外界持续关注的背后,电池厂商“超长账期”近期亦成为行业焦点。

日前有媒体报道,动力电池上市公司付款周期平均值达255天,超过整车厂,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如公开信息显示,孚能科技、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的付款周期分别为273天、282天、282天,但不少企业的收款周期却仅在百天左右。

“这应该跟行业有关。”日前,对于账期差形成原因,孚能科技投资者热线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受行业周期影响,“账期是正常波动的,它不是一个定值”。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超长账期”现象,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记者表示,上述现象形成受行业竞争、商业惯例等多重因素影响,如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企业在与上下游公司合作中“拥有较强话语权”。

不少上市公司账期差逼近200天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日益高涨的“反内卷”呼声中,在行业扮演重要角色的车企与动力电池厂商陆续被外界置于“放大镜”下观察。

公开信息显示,从6月10日起,一汽、东风、吉利、上汽、奇瑞等17家重点汽车企业先后发表声明,就“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作出公开承诺,如上汽集团就宣布,其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并且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在车企先后“发声”后,不少动力电池企业近期却被“曝出”同样存在较长付款周期问题,有些甚至超过知名主机厂。

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其统计的8家动力电池上市公司,2024年收款周期平均为103天,付款周期平均值高达255天,中间相差152天,高过整车厂账期差值116天。其中,不少上市公司账期差逼近200天。

以中创新航为例,其2024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达93天,而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则高达282天,账期差达189天。不仅如此,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中创新航负债合计744.19亿元,2023年则为590.43亿元,激增153.76亿元。

对于如何形成上述账期差、逆周期加杠杆等问题,记者日前致函中创新航方面,其相关负责人此后回复记者称:“目前因公司业务安排及信息发布规划,暂无法安排此次采访。”

无独有偶,A股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国轩高科,也存在较长账期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其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为152天,但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为282天,账期差值为130天。

值得注意的是,Wind还显示,2024年,国轩高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达到168.34亿元,今年一季度进一步攀升至193.78亿元。对于如何平衡自身账期需求与上游中小供应商资金压力、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快速攀升的原因,记者日前致电致函国轩高科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得进一步回复。

对于不同动力电池企业账期差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有动力电池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每个企业经营情况差别比较大,包括它的回款模式、回款周期等都不太一样。”该人士表示“不好直接比较”。

记者注意到,动力电池行业账期问题由来已久。行业媒体高工锂电2015年的报道显示:“电池厂被客户拖欠账款严重,很多甚至成为根本没有办法收回的‘死账’。电池厂的遭遇也传导给了其上游供应商——材料厂。”该报道指出:“整条供应链资金极其紧张。”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超长账期形成的原因,或与动力电池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有关。柏文喜向记者表示,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中拥有较强话语权。“能够争取到更长的付款周期来优化自身现金流。”

除此之外,柏文喜进一步分析指出,动力电池企业超长账期的存在,与产业链层级分明、行业激烈竞争等因素息息相关。如在前者方面,柏文喜指出,动力电池企业会将自身资金压力传导至Tier2中小材料供应商,而后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尽管如此,也有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供应商占款,这是长期形成的,多长付款周期也是按照合同来的。”该行业人士同时强调:“按照合同付款就是很好的企业了。”

压缩账期亟待多方协同

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产业链除了曝光度较高的电池厂商外,还存在诸多上下游细分赛道企业。

“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矿产材料、电池材料。矿产材料主要包括锂矿、钴矿、镍矿、磷矿、铁矿、石墨矿等。”中商产业研究院信息显示,电池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中游为动力电池生产制造。

而除了材料企业外,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中,还存在诸多锂电设备制造企业,如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瀚川智能,其业务就涉及小圆柱电池装配设备、大圆柱电池装配设备、钢壳电池装配设备等。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瀚川智能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下降64.61%;归属净利润为-11.0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204.76%;扣非净利润为-10.98亿元,同比下降775.94%。

“加强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加速资产周转,改善现金流。”瀚川智能方面此前表示,对于异常应收账款,其成立由集团核心高管组成的应收账款催收小组,加强催收管理,建立销售回款及坏账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必要时以法律手段促进谈判,尽快收回相关账款。

记者注意到,近期有多家涉足电池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对投资者提问的车企承诺“60天账期”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回复。如华自科技方面回复投资者称:“相关政策对推动和改善产业链现金流具有积极作用。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而奥特佳方面则认为:“主机厂客户缩短对供应商付款账期的承诺是行业治理的积极信号,但实际效果需观察执行细节及配套措施,目前节点尚未有明显变化,我们会保持关注。”

受到外界关注的是,在多家主机厂承诺“60天账期”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是否会跟进呢?

“目前还没有听说要跟进。”孚能科技投资者热线相关工作人员同时向记者表示,车企承诺“60天账期”,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是资金上的一个利好”。而对于未来是否会跟进车企举措,推动账期缩短至行业合理水平,记者此前致函中创新航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得正面回复。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产业链龙头企业,“超长账期”的存在,对产业链中小型企业健康发展、行业创新等带来不利影响。

在柏文喜看来,动力电池企业应该通过主动压缩付款周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资金流动更加顺畅,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协同性”。其同时认为:“好的供应链关系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不过柏文喜也表示,压缩账期或对动力电池企业资金、股东利益等方面带来影响,其建议可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联合惩戒等多种措施推进解决行业“超长账期”问题,如对于长期存在超长账期、恶意拖欠货款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措施,从而“增加企业的违规成本”。

相关文章

动力电池企业账期达255天远超整车 行业“超长账期”顽疾待解

中经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多家车企承诺“60 天账期”后,兑现情况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公开信息显示,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2025-07-12 04:47:00

广安邻水一健全女子发现12年前被办理残疾证 纪委监委等部门调查中

央广网成都7月10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 见习记者 唐诗敏)近日,有媒体报道,来自广安市邻水县的许女士称,今年6月柑子镇龙安社区工作人员告知她,她于2013年“办理”的残疾证已于2023年过期,需要续期。许女士表示,自己身体健全,她本人从未办理过残疾证。社区人员还告诉许女士,办理残疾证需要医院鉴定,“

2025-07-11 00:26:00

回购,正在逼“死”一部分医疗企业

文 | vb动脉网一年前,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篇《对目前创投行业投资条款的一些看法》,将“回购”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与之相关的讨论一直层出不穷。而就在行业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一部分医疗企业已经因为“回购”率先成为了牺牲品。近日,由复旦女科学家曹跃琼掌舵的生命科学老牌企

2025-07-10 17:26:00

加力提效抓好政策实施 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新华社长春7月9日电 (记者齐中熙)7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黑龙江、吉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力提效抓好政策实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丁薛祥前往松花

2025-07-10 08:14:00

2026年扩至全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启动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姜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8日发布消息,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自7月1日起,在原有试点的7个省份、7家平台企业基础上,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通知,2026年,新就业形态人

2025-07-09 09:55:00

政企学研共育无人机领域专业人才

原标题:中侨大学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引题)政企学研共育无人机领域专业人才(主题)科技日报记者 李均“呼呼呼呼……”随着一架标注醒目“战马”字样的直升机降落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侨大学”)操场上,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朱洲龙等人走出舱门,与等候在这里的大学生们互

2025-07-06 10:22:00

东方雨虹实控人拟减持不超1.94%股份,公司去年净利暴降95%,今年首季再跌45%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东方雨虹(002271)7月2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卫国计划减持不超1.94%公司股份,引发市场关注。截至公告披露日,李卫国持有东方雨虹股份530,802,887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22.22%,其一致行动人李兴国持有公司股份10,909,355股

2025-07-03 10:34:00

宁德时代耗资15.51亿元回购664.1万股A股股份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晓梦)7月2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截至6月30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A股股份664.1万股,占公司当前A股总股本的0.1508%,最高成交价为237.3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231.5元/股,成交总额15.51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2025-07-02 2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