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心善正能量的句子古诗(《二十四史》中的64则劝善名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8 13:31:59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被历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从《史记》到《明史》,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包含了4000多年的历史,用本纪、列传、表、志等统一的体裁编写。有关德行教化、治国安民、修齐治平、选贤任能、为人处世之道等各方面,都有所涉猎。《二十四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有许多名句警言宣扬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警示人们要顺从天理,择善而从,以下摘录数则:

1、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史记》)

【译文】做好事的人,上天会回报其以福祉;做坏事的人,上天会报应其以祸殃。

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不知?(《后汉书》)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不知道呢?

3、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译文】依靠美德的一定昌盛,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

4、正其本,万事理。(《后汉书》)

【译文】凡事只要正本清源,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5、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后汉书》)

【译文】祸福没有一定的门径,都是人自己心念所感召来的。

6、祸福无门,逆顺有数,天道微于影响,人事鉴于前图,未有蹈义而福不延,从恶而祸不至也。(《宋书》)

【译文】祸福虽然无门,但逆顺自有天数,天道隐于迅速发生的感应中,人事在未来都将得到验证。没有实行仁义而福分不能延续、作恶而祸害不降临的。认为上天可以洞察人世间的一切事情,同时也是最公正无私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7、夫乐,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万邦咸乂(读yì)。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三国志》)

【译文】音乐上通神明,下可中和人世的道理,使天下治平,达到大化,万邦安定。移风易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

8、应之以德,则休祥臻;酬之以怠,则咎征作。(《晋书》)

【译文】以德行回应上天,则美善吉祥会降临;以轻慢回应上天,则灾祸的征兆就会出现。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10、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后汉书》)

【译文】能得到上天的佑护,而万事吉祥,无所不利。

1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汉书》)

【译文】法网广大无边,即使再宽松稀疏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指天法公平,做恶者都要受到惩罚,警示人们不可以身试法,自取灭亡。

12、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明史》)

【译文】合乎道义的事,很果断地去做,对于富贵名利则看得很淡。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译文】有志向的人,有决心,有毅力,做事一定会成功。

14、天不称高而体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无不载,高无不覆。(《旧五代史》)

【译文】天地大德包含宇宙万物,无不覆盖,无不承载,使万物生生不息,却不以此为功。

15、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

【译文】在猛烈的强风中,能看出不畏风力的坚韧的劲草;在冬天的严霜中,能看出什么样的树木是不屈于严寒的。比喻在严峻考验中,有忠贞品德之人的坚定信念和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16、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译文】明理的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能预见到,聪明的人在无形之中就能避开灾祸。

17、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梁书》)

【译文】立人之道,在于仁与义。

18、安贫乐道,恬于进趣。(《后汉书》)

【译文】处于贫困境地,仍乐于坚持守道;尽心于理想追求,乐在道中。

1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后汉书》)

【译文】博学广闻又坚持自己的志向,深切了解未悟之事并随时思考自己能及之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0、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史记》)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承诺过的必定要实现,以示诚信。

21、质于天地,信若丹青,我无彼欺,尔无我诈。(《旧五代史》)

【译文】效法天地之质朴无私,诚信如丹青始终不渝,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2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译文】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以真心诚意去做事,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译文】原指桃李虽然不言,然其花果芬芳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以至于树下走出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化他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24、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晋书》)

【译文】我怎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呢!表现出为人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

2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后汉书》)

【译文】志士再渴也不饮盗泉的水,廉者再饿也不吃嗟来之食。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后汉书》)

【译文】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不要以俸禄不够多而感到耻辱,而应该想想自己的学识够不够渊博。认为不要在官位俸禄上患得患失,而应去追求道德和学识的进步。

27、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元史》)

【译文】要修身,应先从心灵做起;要想要求别人,首先要求自己。

28、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三国志》)

【译文】仁义哪里是专属于特定人们的,奉行它,就是君子;违背它,就是小人。

29、养心莫善于寡欲。(《明史》)

【译文】修养内心的好办法是减少欲望。

30、欲不可纵,渐不可长。(《明史》)

【译文】欲望不能放纵,小错不可令其滋长为大错。

31、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译文】大丈夫要有远大志向,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旺盛。比喻人须立志,不怕困难,逆流而上。

3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译文】比喻有志向的人即使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33、迷而知返,得道不远。(《魏书》)

【译文】迷途知返,能够醒悟过来往正道上走,离得道的日子就不远了。

3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

【译文】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35、遗子黄金满籝(读yíng),不如一经。(《梁书》)

【译文】留给后代满筐的黄金,不如留下一部经书。

36、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

【译文】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子孙,不是很好吗?

3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新唐书》)

【译文】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帽;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3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新唐书》)

【译文】希望树木长得茂盛,必定要使树根牢固;要想使河流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一定要多积累道德、仁义。

39、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能思其所以乱,则治矣;能思其所以亡,则存矣。(《新唐书》)

【译文】能思考发生危难的原因,才能够保持平安;能思考发生祸乱的原因,才能够保持太平;能思考导致灭亡的原因,才能够保持长存。

40、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在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新唐书》)

【译文】自古以来,国家兴亡,不在于积蓄多少,在于是否知道百姓的苦乐。

41、世之质文,随教而变。(《三国志》)

【译文】天下文风的朴实或华美,是随教化而改变的。

42、集众思,广忠益。(《三国志》)

【译文】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43、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隋书》)

【译文】若想让水流清澈就必须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为(或者是末端)就必须端正其思想(或者是根本)。

44、天应人和,时会并集。(《旧唐书》)

【译文】顺应天理,和洽人心,时运就会一并到来。

45、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译文】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46、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

【译文】不执着追求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指不慕荣利,安于淡泊。

47、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的要义在于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8、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后汉书》)

【译文】刑罚不能加于无罪之人,邪恶的势力不能战胜正义之士。

49、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后汉书》)

【译文】独断专行的人,会使自己陷于孤立;拒绝谏铮的人,会耳目闭塞。

50、神人之共怒,谅天地所不容。(《旧五代史》)

【译文】使神与人共同愤怒的倒行逆施的人,必为天地所不容。

51、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三国志》)

【译文】要使国家兴盛,就要关爱百姓,爱民如子;国家败亡,是因为百姓被当成泥土草芥。

52、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后汉书》)

【译文】智者顺应时势而为,愚者却违反天理而动。

53、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宋史》)

【译文】君子以志同道合为朋,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为朋,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5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译文】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败亡。

55、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新唐书》)

【译文】喜欢听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没有不兴盛的;拒绝别人的规劝,没有不混乱的。

56、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

【译文】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57、恭俭福之舆,傲侈祸之机。(《北史》)

【译文】恭敬节俭是承载福禄的车子,而骄纵奢侈则是祸患之机兆。

58、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旧唐书》)

【译文】坚持俭朴,厉行节约,是弘扬正道的本源;崇尚奢侈,放纵情欲,是败坏德行的根本。

59、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周书》)

【译文】公正廉洁是任职的根本,节俭是修身养性的基础。

60、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三国志》)

【译文】清廉者心境平和而为人正直,忠贞者只走正道。

61、以天地长久,而人居其间,有白驹过隙之喻。(《三国志》)

【译文】由于天地长久,而人居于天地之间,因而有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的比喻。形容人生之短暂与天地之无穷。

62、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旧五代史》)

【译文】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

63、见微而知清浊。(《史记》)

【译文】看到一些迹象就能知道事物的清白与污浊。

64、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晋书》)

【译文】人心所归向,惟在天理、道义。


相关文章

林溪周延小说<藏不住的喜欢:我的恋人是男主>全文在线阅读

《藏不住的喜欢:我的恋人是男主》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短篇言情小说,由作家玉玉子泥倾情打造。故事主角林溪周延的命运与爱情、友情和复仇纠结在一起,引发了无尽的戏剧性和紧张感。

2025-09-04 22:51:42

全文浏览我死后,前夫抱着白裙哭疯了(陈硕沈晚星)_我死后,前夫抱着白裙哭疯了(陈硕沈晚星)全文结局

3陈硕曾对我说,他失去了生育能力。是六年前,我们最苦的时候。他为了多赚点钱,去工地扛水泥,一天打三份工。有一次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伤了根本。医生说,他这辈子,可能都很难有自己的孩子了。我抱着他,哭着说没关系。我说:“陈硕,有没有孩子,我都要你。”他当时抱着我,哭得像个孩子。他说:“月月,我这辈子,欠

2025-09-04 21:31:00

林云瑶傅时衍小说<她予他一场镜花水月>全文在线阅读

第六章林书桐扶着张嬷嬷的手,款步走到榻前。她望着傅时衍手中那碗几乎未动的汤药,又看了看林云瑶紧闭的双眼,眼底翻涌的怒意被一层温柔的笑意覆盖。“陛下,姐姐刚醒,怕是没什么

2025-09-04 20:39:05

婚后心动!绝嗣掌权人亲她上瘾全文免费阅读 温若棠陆景辞小说《婚后心动!绝嗣掌权人亲她上瘾》章节精彩章节

温若棠不解抬头,才发现门口站着一拨高管。黎经理站在高管旁边,正气呼呼瞪着她。她起身,茫然问道:“什么消息,我没看到。”王欣瑶站出来,故意挑拨道:“温若棠,消息我都发出来了,你不会

2025-09-04 18:21:07

《头七逼我跪继母?》小说完结版在线试读 林国栋张萍小说全文

“跪下!”“……我不跪。”啪——!耳光声炸得客厅水晶灯都晃。“林晚,”林国栋的皮鞋碾在我膝盖骨上,声音像砂纸磨铁,“你妈死了,现在张阿姨就是你妈!”我舔掉嘴角血腥,抬眼盯住遗像

2025-09-04 18:13:16

乔冉炎熠燃章节免费阅读

主人公是乔冉炎熠燃的小说《渣男背叛?我带娃改嫁气哭他》,真的是良心作品,强烈推荐。故事简介:结婚这么多年,陆祁风从来都没有主动为她庆过生,她一直都以为陆祁风只是不喜这些仪式

2025-09-04 17:43:17

全章节小说绿我?不过是棋子的宿命墨吟天青最新阅读

《绿我?不过是棋子的宿命》文章写得好,情节逼真,内容感人,陈浩苏晴李哲等人物描写的维描维绡,这样的都市生活小说被墨吟天青写的堪称完美。主要讲的是:他们等着看我失态,等着听我怒

2025-09-04 17:35:14

免费完结小说《顾总,夫人她又去虐渣了!苏梦顾司辰》无弹窗免费阅读

《顾总,夫人她又去虐渣了!》这部小说看得很舒适,有一种越看越想看的感觉,景宁何安笔下这部小说有一种神秘色彩,还有小说还有很多笑点令人看得不乏味.非常不错的一部小说!主要讲述

2025-09-04 17:19:24